河內是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位於國境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
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
有好幾條鐵路在這裏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水、陸、空交通便利。
河內原稱大羅,曾為越南李、陳、後黎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
早在7世紀初,這裏就開始構築城池,時稱紫城。1010年李朝創建者李公蘊(即李太祖)從華閭
遷都至此,定名升龍。
隨著歷史的變遷,升龍又先後稱為中京、東都、東關、東京、北城。
直到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才因城市被環抱在珥河(紅河)大堤之內,最終定名河內,並沿用至今。
法國殖民者統治時期,曾是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府所在地。
1940年日本人占領瞭這座城市,日本投降後,這座城市成為法國殖民政府與越共的戰場。
1945年,河內正式成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都。
河內市區幾條寬廣筆直的大街,以還劍湖為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延伸,
街道兩旁生長著四季長青的高大樹木。
巴亭廣場位於市中心,還劍湖西北,廣場長 320 米,寬近 100 米,可容納一二十萬人,
是河內人民集會和節日作用中的場所。
半個世紀前,胡志明在這裡宣讀了『獨立宣言』,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由於越南第一次抗法運動於清化省的巴亭爆發,因此廣場取此名以作紀念。
廣場四周綠樹環繞,西側矗立胡志明主席陵墓與東側的巴亭會堂遙對。
胡志明陵寢 (Lang Chu Tich Ho Chi Minh )是一棟以灰色大理石為建材的四方型建築,
有強烈的蘇聯時期色彩,和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寢有些相似。
胡志明在 1969 年 9 月 2 日在河內逝世,遺體在蘇聯專家的協助處理下得以永久保持。
陵寢則於1976年同樣在蘇聯的幫助下建成。
陵墓經常開放,國內外遊客是可排隊進入瞻仰胡志明主席遺容的……
胡志明是平民出身,曾經當過船上廚師,跑過歐洲各國,遊歷世界時,民族意識大大開啟,
回到越南決心要趕走當年在越南殖民八十多年的法西斯民族。
去過蘇俄,接受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改造,也曾被派遣中國當蘇俄扶植中國共產黨的特務,
回到越南加入法國在越南的共產黨,開始號召計謀趕走法國人。
「有志者事竟成」胡志明於1954年趕走了法國人,將北越建立成人民社會主義共和國,
又在1975年南北越完成統一。
1975年南北越統一後,
西貢甚至改名為胡志明市,
然而要看到最多胡志明最多遺跡卻要在河內才看得到……
由於胡志明在越南具有無可比擬的地位,
其陵寢是越南當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