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埔頂仁和宮,據說是全省第一間供奉開漳聖王之廟宇,可稱是全台開漳聖王開基祖廟。
明末清初年間,延平郡王鄭成功率領漳州、泉州、粵州三地方人民來台開墾,隨後有漳州人二兄弟,
以其故鄉漳浦廟中所尊奉之開漳聖王,將廟中第三尊開漳聖王金身及香爐奉請在船上,來台後
在滬尾(現淡水)經商謀生;因在故鄉廟中所請之第三尊金身,故開漳聖王又稱三王公。
清康熙十二年(1673),二兄弟夜間同夢見三王公託夢,說要遷往他處,兄弟即向三王公卜杯
求問要遷往何處,結果選定水路向河上行,船至各渡頭即再卜杯均未得聖杯,輾轉至粟仔園,
舟無法再行駛而請神明下船,沿西北唯一小路來到本宮現廟地,有一棵大樹,因盛暑遂將三王公
案置於樹蔭下,休息片刻後要請三王公起駕,但百請不動,
因而再卜杯是否要選定此地建廟奉祀,得數杯,兄弟二人即邀集遠近人士及熟番共同觀賞神跡,
眾善信乃出錢出力搭建茅屋,作為奉祀三王公之處所,
建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由廟史沿革得知:埔頂地區為漢人最早進駐大溪的區域,由於古廟的存在,早有市集,
主祀開漳聖王始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昔稱埔頂廟,
日治時期昭和二年(1927)重建後,才改稱為「仁和宮」。
內殿之龍柱為癸卯年,應是清光緒廿九年(1903)時代之雕刻。
今日桃園縣大廟景福宮以及大溪老街上的福仁宮等許多廟宇,均由此廟分香出祀。
埔頂古地名叫粟仔園,二兄弟到達此地時,該處尚未開墾,為一片蘆竹林,
因適逢開花時被誤以為是粟仔穗,因而稱粟仔園至今。
後來開墾者日眾,稱本廟為粟仔園埔頂三王公廟,後來神威顯赫,有求必應,
於康熙二十六年及五十年擴建;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加龍柱石堵,於咸豐五年(1855)及
民國16年重建,
廟外之榕樹,據稱此樹即337年前,二兄弟奉請聖王公至此樹下休息後,聖王公指示
要在此地建廟之榕樹。
廟外雖然改建,地板改舖大理石板,但龍柱石獅係老建築所保留。
仁和宮雖建廟時代久遠,惟並未列入國家古蹟,但其改建仍保留古老建築,未有增減。
仁和宮創廟歷史說來久遠 ;
整體三川殿看來還是頗為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