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區總人口數世界第一。

上海也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地區生產總值居大中華區城市第一位。

在先後造訪了北京以及廣東之後, 上海也成為必然造訪的一站…..



晉代時,松江(即吳淞江)和濱海一帶即有漁民聚集。

唐天寶十載(751),設立華亭縣,範圍北到今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此為松江建城之始。

宋咸淳三年(1267),華亭縣於上海浦(松江的一條支流)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



元至元十四年(1277),華亭縣升格為府,並於翌年更名松江府。

至元二十八年(1291)8月19日,元政府析華亭縣東北,黃浦江兩岸的長人、高昌、北亭、新江、

海隅五鄉二十六保,設立上海縣,隸屬松江府,標誌著上海有獨立行政建制之始。


至明嘉靖三十二年,築起上海城牆。

至明代時,松江府大致相當於今日上海市全境(不包括嘉定區、寶山區、崇明縣),經濟已較為發達,

時稱「松江稅賦甲天下」。

甫到上海, 一出浦東機場, 車子即一路駛往上海市區內的–城隍廟商圈…..

一路上也開始感受那灰濛濛的天


老城隍廟位於上海老城廂中部,現屬黃浦區東南部,臨近豫園。

明永樂年間由原金山神廟改建而成。城隍廟內供奉有三位城隍,分別是霍光、秦裕伯和陳化成。

清道光年間,老城隍廟達到全盛,佔地面積達到約50畝。



民國時期,廟宇屢遭火災,民國15年(1926)重建了大殿。

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城隍廟受到衝擊,廟宇被挪作他用。

1994年,老城隍廟被修復,重新成為道觀。



目前,老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等殿堂,

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

城隍廟周邊廟會逐漸發展成為上海年代最為久遠的商業區域,

各種小吃餐廳、古玩商鋪和小商品市場鱗次櫛比,有綠波廊、寧波湯糰店、松月樓等著名食府,

尤以小籠包、梨膏糖、五香豆等食品最為出名。




上海城隍廟,原為金山廟,是祀奉漢代大將軍霍光的,所以又名霍光行祠。

明永樂年間(1403-1424),由當時的知縣改建為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是秦裕伯。

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軍攻陷吳淞,5月11日佔領上海,短短五天,破壞一空。

咸豐三年(1853),小刀會劉麗川等佔領上海,以城隍廟為其總部,駐紮18個月。





咸豐十年(1860),城隍廟又為英法軍隊營房,被破壞得面目全非。

同治年間,城隍廟經過兩次大修,逐漸恢復原貌。

光緒十九年(1893),知縣王承暄募捐頭門、二門、轅門大殿以及戲樓鼓亭等。

在此期間,城隍廟遊人日多,商貿日盛。

民國時期,城隍廟兩次失火。1926年4月開始重建,次年11月竣工,

建成全部鋼筋水泥的仿古大殿,儘管輝煌壯麗卻少了一些古意…..

沉香閣,又名慈雲禪院,位於沉香閣路29號,是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場。

也位於城隍廟商圈的外圍…..

沉香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重建於嘉慶二十年(1815),並改名為慈雲寺。

隋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派常駿出使南方國家,赤土國贈沉香觀音,後途遇風翻船,

沉音觀音遺落淮河。至明代潘允端發現,奉回上海,建閣供於此處。

1943年,應慈法師開講《華嚴法界觀門》,從此,慈雲寺成為弘揚華嚴宗的道場。

沉香閣以供奉沉香觀音而聞名。

由整塊沉香木雕刻而成,精工細作,造型別樣。

觀音像呈坐勢,作凝思之狀,姿態優美,故又名「如意觀音」。

觀音像供奉於沉香閣,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飛檐,檐上為懸空亭閣。

可惜沉香觀音於文革期間遺失,目前之觀音像並非昔日古物…..

惟亭閣為明代所建,建築形式獨特,被列為全國重點寺廟之一。

沉香閣在清代為邑城官員祈晴禱雨之處,上海在未建萬壽宮前,

皇帝皇太后生日也在這裡朝賀,因而香火旺盛,譽滿上海城。

現在看來則冷清許多……

上海市最為繁華的豫園商場,周邊商賈雲集,

尤其是土產及小東西,吸引不少到上海旅遊購物的遊客前往。

其間也夾雜著一些巴洛克風格街屋建築…..

 

只是灰濛濛的天讓人心情也灰暗了起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