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二堵官陂的廖朝孔等一行五人渡海來台,從今之彰化縣

二林涉過濁水溪抵達二崙時,已有宗親在附近之港尾、田心仔一帶開墾。並發現當地有兩座小丘崙

以及有一面三塘,一面即塘仔面,有一片平地,三塘者為竹蒿崙埤塘、頂茄塘、下茄塘。


受到他們來台開發的成果,在禁海令逐漸鬆弛的康熙末年,可以 發現有大批的雙廖(張廖) 氏宗親也

進入此地開墾,且多集中在西螺與二崙一帶,由此地 開始並逐漸拓墾到台灣的其他地區。

其他姓氏的移民開發的區域也大致集中,鍾氏多聚集在崙背、二崙偏北的交 界一帶;

李氏較為分散…….

一部分集中在崙背羅厝、崙前、阿勸鹽園一帶,另一部分則集 中在二崙的油車、楊賢等地。



明治三十四 年(1901 ) 本區改由西螺支廳管理,

西螺堡管轄範圍大致沒有改變,布嶼東堡與布嶼西 堡則合併為布嶼堡。

堡下面有街、庄,西螺堡下轄有永定厝庄、新庄仔庄、港後庄。



布嶼堡下轄有二崙仔庄、惠來厝庄、三塊厝庄、田尾庄、大義崙庄、油車庄、大庄、 番社庄、

八角亭庄、崙背庄、羅厝庄、阿勸庄、五塊厝庄、大有庄、貓兒干庄、草湖 庄、舊庄、崩溝寮庄。

明治四十二年(1909) 行政管轄區域再調整,設十二廳。



斗六劃分為斗六、土庫、西螺、北港及下口湖等五支廳,隸屬嘉義廳。

西螺支廳之下則設西螺、新社、油車、崙背及麥寮等五區。

布嶼堡轄下即劃分為油車及崙背二區。 



可見油車一帶早期繁榮的情形與二崙是不相上下的 ,

即便在今日, 仍可發現大馬路旁有著幾處的街屋建築……

詔安客家人中排名第二大姓的李氏,比較有名且活躍在地方上的人士,多載於《臺灣人物誌》。

大部分的李氏宗親發展的地區多在崙背,除了保正之外還有醫生、協議會員等職務,增加了對

地 方上的醫療設施、以及相關建設等的幫助,也有活躍於當時地方首長的。

《雲林縣鄉 土史料》指出有:永定庄的李應昧、楊賢庄的李定、港後庄的李振福、後興庄的李漫 ,

其中李謀番 曾擔任二崙庄 協議會員、油車區長…..

油車地名源於早時入墾此地的李姓先民,有人於此地設油廠,榨製花生油、芝麻油而得名。

山仔門是指昔日此地有兩座小丘崙,由油車通往埤腳、大庄、酒菇仔等村落時,必須行走這座小山丘

間的小徑過去,因此眾人稱此地為山仔門。


聚落中最為華麗的古厝當指山陽堂 ;

根據不同姓氏入墾不同聚落來推論 , 該古厝應該即為李家古厝 ,

至於是不是曾經擔任油車區長的李謀番的宅落 ,

則須多一些的考證……

大正九年(1920) 大幅度調整行政區域,刪廢油車區而改在小二崙部落設置庄役場,

並將小二崙之小字去掉,稱二崙庄,同時將大二崙之部落稱為大義崙。

地方的行政中心逐漸轉移到二崙街上 ,

油車一帶遂日漸沒落……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