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四十年(1701)世居福建漳洲府詔安縣二都官陂廖朝孔兄等一行最先移民來臺拓墾此地,

因此地有兩個小丘,而其北邊另有個大丘崙,所以分別稱這兩個地方為小二崙和大二崙。

直到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 大幅度調整行政區域,廢油車區改在小二崙部落設置庄役場,

並將小二崙之小字去掉,稱二崙庄,同時將大二崙之部落稱為大義崙。


東邊小丘開發後稱崙東村而西邊小丘開發後稱崙西村。

昔日沙丘之一在南,民國二十年前後剷平築產業組合,今農會購買部;

另一在北,農會倉庫前,日治時期,為堆放甘蔗原料,亦被剷平。


以至於空留二崙之名, 卻已不見沙崙……

明治三十四 年(1901 )本區改由西螺支廳管理,西螺堡管轄範圍大致沒有改變,

布嶼東堡與布嶼西 堡則合併為布嶼堡。

堡下面有街、庄,西螺堡下轄有永定厝庄、新庄仔庄、港後庄。





布嶼堡下轄有二崙仔庄、惠來厝庄、三塊厝庄、田尾庄、大義崙庄、油車庄、大庄、 番社庄、

八角亭庄、崙背庄、羅厝庄、阿勸庄、五塊厝庄、大有庄、貓兒干庄、草湖 庄、舊庄、崩溝寮庄。



三和村一帶在清領時期即有三塊厝、十八張犁、深坑等庄名,日治時期屬斗六廳西螺堡三塊厝、

布嶼堡十八張犁庄,光復後將三塊厝、十八張犁、深坑地區合稱為三和村。

可見十八張犁還歸屬於三塊厝庄的轄區之下…..

最早入墾三塊厝的是廖姓十二世祖廖有敏媽、士許公、會賢公等人,

因剛開墾時只有三戶人家,所以稱之為三塊厝。




而十八張犁的開拓, 據考據入墾此地的是十二世祖廖朝著、廖諒可公等人。

張犁係指耕墾農地時,約每五甲地需要一張犁,或稱農田五甲之多為一張犁,此地因當時

開墾時備有十八張犁而得名。


十八張犁社區,雖然村子不大,不過這裡早期卻是相當富有的村庄,從當時望族的宅院裡

可以看出早期居民的生活。




在日治時期,這裡種植製糖用的白甘蔗,並且栽種薄葉提煉薄荷油,

這裡的居民因此賺了很錢,村子裡有十八張耕田用的牛犁,地名也就因此而來,

但隨著時代改變,許多居民都往外移,

只留下一些破舊的大宅院留給後人追憶……

廖家古厝—綿盛堂(阿達碼兄登載為錦盛堂) 是社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古厝之一。

現任的屋主是廖初南先生

整體而言, 舊名十八張犁的三和村,

原則上是一個以廖姓為主體的單姓聚落 …..

 

(部分資料引用自:  阿達碼  隱野民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