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派水師都督施琅攻台,明鄭幼王鄭克塽在閏六月五日降清,

次年四月,施琅向清廷奏准建置台灣府,隸屬福省台廈兵備道之下,並改鄭氏治台期間的天興洲為

諸羅縣,時西螺、二崙、崙背等地區並稱布嶼稟堡,後稱布予堡,隸諸羅縣。

康熙末年因諸羅縣移民大量增加,諸羅縣地區急速開發,在諸羅縣內新設彰化縣及淡水廳,

這時虎尾溪北至大甲溪南一帶改隸彰化縣,西螺、二崙、崙背三鄉鎮屬彰化縣管轄,分稱西螺堡

(西螺)、布嶼堡(含二崙、崙背)。



光緒元年(1875)增設台北府,光緒十一年(1885)四月台灣建省並在中部設置台灣府,

彰化縣東北地區一帶增設台灣縣及苗栗縣,虎尾溪北一帶新設雲林縣,西螺、二崙、崙背地區自此

脫離彰化縣改隸雲林縣,分稱西螺堡、布嶼東堡(二崙)、布嶼西堡(崙背)。


康熙六十年(1721)時,「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

命名的由來即因附近一帶原屬於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

該族習慣稱呼此地為「布嶼稟」,其實即是貓兒干 (ba-si-kan) 的閩南語讀音……



有關貓兒干社的記載:《臺灣府志(蔣)》、《臺灣府志(高)》、《重修臺灣府志(周)》、

《番俗六考》記載為麻芝干社;《諸羅縣志》、《重修臺灣府志(劉)》、《重修臺灣府志(范)》

、《續修臺灣府志(余)》及《彰化縣志》均記載為貓兒干社;

《康熙台灣輿圖》記載為茅干社;《台灣堡圖集》則有貓兒干庄聚落。



這些文獻中所載的地名雖不相同,但所標示的地理位置大約是濁水溪與舊虎尾溪之間,

二崙以西至海,今之二崙、崙背、麥寮、褒忠、東勢、台西等地區。

現在的崙背鄉豐榮村,其舊地名即為貓兒干。




枋南村舊稱「崩溝寮」。此聚落之南方的施厝寮大排水溝在過去是彎彎曲曲的,每遇大雨則崩塌,

故將其北邊臨近聚落處稱「崩溝寮」。光復後因村落位於崩溝以南 , 故美其名為枋南。

枋南村現存有兩座較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築,一是楊家古厝四知堂,一是鍾家古厝永盛堂。




日治時期〈1910〉引進各種西方歷史式樣於公共建築上,所以民居建築也受到影響,漸漸發展出

各種多采多姿的特有台灣風情建築。




永盛堂是一座深受西方建築式樣影響的中國傳統合院建築,

中國傳統三合院型態的正身、左護龍、右護龍,懸山式的屋簷及斗大的永盛堂傳統堂號。

但仔細觀察,它不僅加入了新的建材與工法 ,更有充滿現代式樣建築的女兒牆,西方建築語彙

常出現的柱頭裝飾、勳章式裝飾、拱窗、牛眼窗…等。




四知堂保留了較多的中國傳統建築構造,雖然左右護龍已於1987韋恩颱風後換成水泥屋瓦,

但其正身是現今枋南村中唯一僅存保留紅瓦屋簷傳統建築。


建築物本身除了加入現代建築式樣的拱窗、磚柱、磚牆、洗石子外牆之外,中國傳統建築的

插拱式結構、員光、托木(獅座)、斗座、吊筒(垂花)、豎柴、步通、水尾、雞舌…等。





懸山式的重簷馬背式屋脊,裝飾了很多人物、花草陶片及泥塑裝飾,乍看下像似傳統民居建築

的四知堂,其實已經深受文化潮流影響。






「楊家古厝」為一進左右護龍的三合院格局,位向坐北朝南,建於昭和六年(1931),

起建人為楊牛,曾任擔任兩任保正(村長),為地方上的望族。

楊家古厝正身面寬五開間,正廳門堂上塑有楊氏堂號「四知堂」,

左右兩側裝飾與配置均衡對稱,正廳簷廊設廊柱採洗石子表面處理,明間左右廊柱上並有印刻勸勉後世

子孫對聯……

步口棟架通樑以獅座設計,員光雕工圓潤,活潑逗趣,廊柱上出挑之垂花、人物,

滿是歲月的風霜……




「楊家古厝」具有其獨特性,實為崙背地區重要的歷史建物。



卻這樣任其荒廢的狀態,怎不令人心悽?

 

(部分資料引用自:  阿達瑪的天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