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村地處陳厝寮淺山陂下,地勢平坦,長年享有好收埤圳的灌溉,故早有「太平莊」之名。

清同治元年﹙1862﹚戴方生之亂,放火燒莊,全莊夷為平地只剩三戶土埆竟,從此,鄉民習慣

稱好收莊為「火燒莊」。

豐收村由舊時的山仔腳、竹圍後、火燒莊、新厝、過溝仔、溝心、大樹腳坪、內窩等合併而成。

山仔腳於光復後一度和新庄子合併成「新山村」以後分離自成「瑞豐村」

民國六十七年瑞豐村﹙山仔腳﹚再次被併入豐收村。


位在五穀王廟前的陳家洋樓,目前已整修完成,除保留主結構和紅磚外牆,內部牆面均打掉重新鋪面,

窗戶和天花板也全換新,讓這棟被視為和總統府有相同建築風格的洋樓,未來將開放參觀。  

洋樓是地方望族陳實華在日治時期所興建,陳家在當時可說是富甲一方,

古稱「打貓」的民雄,日治時期地方上出了三個富豪,人稱為三大舍,

第一舍何立,民雄鄉第一任鄉長,人稱「阿立仔舍」。第二舍陳實華,任五穀王廟主委,人稱

「阿賊仔舍」。第三舍則是曾任溪口庄庄長的劉容如,地方人稱為「劉員外」。



昭和四年(1929),劉容如見陳實華在現在的豐收村興建一座豪華的巴洛克風格的洋樓,

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下,也斥資在義橋蓋了一座同樣是巴洛克式風格的洋樓一別苗頭。


七十多年後,陳實華的後代將洋房保存得十分完整,而且風華依舊,

幾年前電視連續劇「廖添丁」的場景就是借用這幢老式洋房拍攝……





陳家子女多數有良好成就,也出過多位醫生。

陳聯彬曾任民雄第三任庄長。乃弟陳瓊瑤當選第六任鄉長。

不過陳家子女,多數已移居台北和美國,很少返鄉。   


洋樓佔地近700坪,洋樓在後方,中間是庭院,庭院和道路間,原有一排全木造平房,但已全拆除。

去年以近4千萬元售給五穀王廟,廟方則同意保留洋樓。   

廟方對於洋樓的修護與再利用,曾委託學者規畫,卻是不愉快的合作,

廟方因此自行發包修護洋樓,計畫連同庭院,闢為廟前公園,開放民眾休憩。

五穀王廟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建廟以來,村民感念神明福庇蒼生,物阜民安,紛紛捐地。

復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殖民政府公佈「台灣地籍規則」、「土地調查規則」,莊民恐繳重稅,

爭相報予五殼王名下,使得廟產廣達一百七十餘公頃。

民國78 年正式將一○九、七五公頃撥給中正大學。

民國85年接獲李總統、連行政院長頒發「澤薄甘霖」、「功在士林」的匾額,

褒揚五穀王廟奉獻教育的義舉。


陳家洋樓採日治時期極具代表性的辰野風格設計 ,

是一棟保存完好的日治時期仕紳宅邸建築 ;

具有深厚的文史價值 ……


至於洋樓尚無再利用規畫,初期將先開放民眾參觀。

在此對於廟方維護的用心 ,感到無比欽佩以及讚賞

 

也希望

劉員外的洋樓 ,能早一日重現其風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