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籍福建省晉江縣的莊仁樸,是清朝的武官,於清乾隆初年辭官後舉家遷台,定居於樹林頭。

後為解決農耕之水源問題,出錢並邀集十三庄民出力,買水路開圳數十里,引八掌溪水灌溉,

因此善行而得「十三浚公」稱號。 


 

「武魁古厝」俗稱武舉人宅,位於布袋鎮樹林里樹林頭。

清康熙時代本地有一山嶼名叫「三班頭」,即現在本庄東方。三面儘是潮川,樹木蒼翠、白鷺群集,

日人至台時農業專家認定有開發種植稻米甘蔗之價值,遂整地開發下潭溪水施設圳灣至三班頭分設

水利監視所。於是四方居民紛紛到此耕作,雙期稻田輪作區變成樹林頭部落,因而命名。

 

武舉人係指莊家來台三代祖莊學山及四代祖莊其中,

二人先後於清嘉慶十二年及道光二年,福建省鄉試中武舉人。


經查台灣通志記載 :

武舉人

嘉慶十二年(丁卯)吴興國榜 : 台灣府  莊學山 (同安人)

道光二年   (壬午)李經邦榜 :  查無莊其中相關資料  (ps: 也許並非以台籍身分應考)



 

樹林頭莊家自來台一代祖莊仁樸起,歷代興盛,「武魁古厝」即為莊家繁盛之證明。

古厝建築年代已不可考,今之古宅面貌係由莊家七代祖莊寬(曾任日治時期布袋庄庄長)重修改建。  


古厝內有「武魁」匾額二面及「樂只君子」匾額一面;

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間,台灣發生林爽文抗官事件,逆匪倡亂,殃民悍徒乘機入寇,

後蒙莊大老爺殊恩,剿治悍匪,平定地方亂事,使民眾得以重拾安居樂業的生活,鄉民銘感

五內,贈「樂只君子」匾額一面,以表謝忱。



內庭留有一口井;

庭外則有「武魁」旗桿底座一對,均保存完好,

 

(部分照片引用自網路)

為布袋地區難得一見的文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