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稱中林庄,到了日治時期稱中林,當時中林是隸屬於大埔美保甲事務所的管轄區域;
而關於中林地名的由來,當地人均指出代代相傳就稱此名,並不知有何原因。
目前社區共有五百戶人家, 北臨三和里,西接平林里,南連上林里,東臨過溪里、中坑里。
張家古厝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由當時任職保正與農民組合的張聯先生籌劃興建,
原建規模為單進四護龍三合院,目前僅存單進雙護龍,最大的特色,就是正堂裙堵中八面精細的
磚雕工藝,在簡樸中驚見精巧的磚雕工藝。
按: 磚雕於北宋時形成,早期實物資料多見於墓室,用於裝飾死者的地下居室。
其後磚雕應用範圍不斷擴展,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大量應用於民居、寺廟、書院、祠堂、牌坊等。
磚雕與木雕、石雕合稱為「建築三雕」。
磚雕作品又分為兩種:
(一)窯前雕:即在尚未入窯燒成磚的土坏上進行雕刻,其優點為具有如木雕般的豐富層次,
線條較為自然圓滑,唯因窯燒過程,土胎加溫以雕力壓擠土坯,圖案邊緣較平滑,但稍向上隆起變形
不利於大塊面之拼組,磚色亦難掌握,拼圖畫面無法完整。
(二)窯後雕:在已燒成磚之成品上,以小鑿子慢慢雕花,其優點為沒有窯前磚雕的缺點,
其缺點為線條較為生硬,只能作淺浮雕,且圖案邊緣有鑿子的痕跡,同時較耗工。
磚雕作品線條剛直有力,可惜因不易製作,故數量不多。
台灣常見的多屬於後者…..
古厝還有另外一個趣味的地方,就是以前傳統起大厝,有些屋主會刻意聘請不同的匠師,左右
(正堂、次間、護龍)對作拼場(如花壇魚苗寮的李篤卿古厝) 。
這從古厝左、右木桁架中就明顯看出,兩邊結構的差異性與組合的巧妙。
在昭和元年,張家在左次間旁用磨石子製作長條椅,是農忙閒暇時坐、臥、躺,休憩的好設計。
在大林鎮平實的農居中,竟有這麼一幢巧奪天工的磚雕,隱身於村落巷道內的三合院,
不禁令人感到好奇與訝異……
聚落中尚有一巴洛克風格的洋樓 , 稱之為張懋樁洋樓 ;
此人正是保正張聨的兒子 ,
由此看來應該是克紹箕裘 , 張懋樁在日治時期一樣是地方上的大人物 ;
只是相關資料尚待發掘 …..
據說洋樓建於1935 年,是一棟以巴洛克建築風格為主的頂冠式洋樓建築。
可惜是事後才搜尋得知洋樓的相關訊息 ;
未能一次探訪 ;
下回順路時再看吧?
(部分資料引用自: 阿達瑪的天空)
开心8,开心8娱乐,开心8娱乐城,开心8娱乐城官网-9123123.com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开心8,开心8娱乐,开心8娱乐城,开心8娱乐城官网-9123123.com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