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 〉繪製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 又稱為「臺灣民番界址圖」,紙本彩繪。

圖右起沙碼磯頭,左止於雞籠山,繪出臺灣西半部,採用傳統「山水畫」法。

本圖特色是自臺灣南方下苦溪口到北方獅球嶺繪有蜿蜒不斷的紅線或藍線。


依據本圖卷端的說明,紅、藍線為漢、番分界,紅線為舊定界、藍線為乾隆25年新定界。

臺灣中部紅藍兩線並存,從兩線的分布來看,藍線更往內山推進,可見當時漢人不斷向內移墾。

本圖為清乾隆期間所編繪之臺灣古地圖長卷,長666公分,高48公分。

本圖尚有其他題名包括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番界圖;臺灣地圖;臺灣民番界址圖。

施添福及杜正勝分別訂名為《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與《臺灣民番界址圖》。


中央研究院典藏的「台灣民番界址圖」是由當時清朝閩浙總督楊廷璋氏下令測繪,

呈現台灣西半部的自然與人文地景,聚落、山川皆入眼簾。


閩浙總督楊廷璋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為清釐番界,而聘請專人繪製,並附奏摺上呈朝廷。

此幅「番界圖」,即是清釐番界的土牛溝線「紅線」、「藍線」番界圖,詳實記錄當時的歸化

番社、熟番社,以及界址、界碑、禁地、隘、隘口、塘汛等防番及防漢人越墾的設施。


按: 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遷民劃界,藍鼎元力持不可,

代之為「唯立石禁入番地」來隔離生番漢民;至乾隆年間演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限。


起初在生番出沒處立石為界,後「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限」。

界限的土堆,外型如臥牛,故稱土牛;其側的深溝,則稱為土牛溝。


劃界之初曾使用紅筆在輿圖上畫線標示番界經過之地,其後雖亦使用其他顏色,但習慣仍稱

紅線以指稱地圖上無形的番界,以土牛代表地形上有形之界限。二者合稱土牛紅線。


此一有形障礙,固然限制不了漢移民的侵耕和越墾,但作為一條劃分漢、番權利與義務的界線,

其無形的效力,對溝內溝外移墾社會的性質和發展,似應有一定的影響 ;


乾隆十五年(1750)閩浙總督喀爾吉善要求更定界地,番界的劃定更加清楚。

在淡水廳,這項工作是在乾隆廿五年(1760)進行,在閩浙總督楊廷璋的命令之下要求

在所有山口堆築土牛為界。


這條界線後來成為為人所熟知的「土牛線」。


此圖所呈現的豐富人文、地理訊息應是地理學、台灣歷史、墾殖、族群領域等,

為學者應善加研究與文史工作者多予利用的珍貴輿圖。


是研究當代漢人對台灣西部開發狀況以及漢、番關係,是極難得史料之一,

原件典藏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

(完)

0

2 留言

  1. 匿名訪客 2014 年 11 月 17 日 於 下午 11:31

    太阳城游戏

    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

  2. 匿名訪客 2014 年 11 月 17 日 於 下午 11:31

    太阳城游戏

    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