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荷蘭人所繪的地圖中,有標示出笨港、魍港、倒風、臺江等較大的內海及外海沙洲。
明鄭時期開始有規模的開發。因規定不可侵佔平埔族社土地,當時移民為避開平埔族社,多經海路
進入倒風內海的海岸港口,沿八掌溪或急水溪深入內地開墾。
清治時期倒風內海的海汊港分佈密集,比較著名的有鹽水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和麻豆港等
擁有港口機能的市街聚落。
鐵線橋港位於現今新營區鐵線里。為倒風大港之一。
荷蘭人稱為「Terramisson」,聚落形成甚早,因河港東南兩面被急水溪環抱,從明鄭時期即有
文字記述,至漢人入墾後,於河港上築橋。
昔日之橋為鐵線橋堡及茅港尾堡之界,舊時船舶停留在信仰中心通濟宮前,與布袋港來往頻繁。
失去港口功能後,如今反成交通不便之村落。
鐵線橋因地理位置之重要,早在荷治時期就有該地名,在荷人戶口資料記為「Terramisson」
清康熙年間已逐漸發展為台南府城到諸羅縣北路的必經要道,
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重建茅港尾橋鐵線橋碑誌〉這樣形容當時之盛況:
「廛閭鱗次,商旅輻輳」。 康熙六十一年(1722),鐵線橋一度更名為「通濟橋」,
在通濟宮(舊廟)與伽藍廟之間,是當地目前保留相當完整的老街屋,
兩旁街屋約有50多戶(目前常住有30戶左右),連棟共壁,下磚牆、上屏仔壁、紅瓦,
有長廊,廊前還有砌磚的方柱,屋寬約3-5公尺,厝深為寬之2-3倍,臨街的前廳作為店舖,
後邊是住家,部分還有夾層半樓,作為儲物間。
該段路面經過多次整修,原有石板道已深埋在路面下約2公尺。
《諸羅縣志》〈藝文〉: 聚落魚鹽市,通衢負販居。潮頭低窄港,橋背受輕車。
可見當時有熱鬧的魚市和鹽市,還有許多供來往商販歇腳的衢巷,高捲的潮 浪拍打港岸,
鐵線橋上不但可以行人,還可供輕便的推車通行。
倒風內海的嚴重陸化造成小村落驟然沒落。
乾隆十六年(1751),八掌溪因大洪水而改道,原經冬港入海,改由汫水港注入倒風內海,
加速倒風內海的陸化。
到了19世紀,又歷經多次大洪水,南瀛海岸線更向西移,造成鐵線橋、茅港尾、麻豆(水堀頭)
等的沒落,唯獨鹽水港因居於地方區域中心的樞紐位置,仍然繁盛……
只是時間的推移 ,
鹽水港最後同樣走向沒落的宿命。
通濟宮前保存的幾塊碑記 ,
無言地見證著鐵線橋的歷史過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