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港尾港位於今下營區茅港里。荷蘭文獻記為「Omkamboy」;鄭氏地圖記為「梅港尾」,
後改稱「茅港尾」。當時為府城到諸羅縣城南北官道的中繼站,是這之間最大的市鎮。
最繁盛之時有五條大街(茅港尾街、社內街、公館街、二坑街、社尾街),通宵達旦,秦樓楚館,
甚至有「小揚州」之稱。
其中茅港尾街街頭為觀音寺、天后宮位街中、街尾則是元帥廟,足可見證當年的繁華榮景。
在急水溪不斷沖刷,內海陸浮後,港口式微,更因清代因地理之故,屢次受兵戎之災。
盛極一時的市街,如今變成平凡農村。
早在荷蘭人所繪的地圖中,有標示出笨港、魍港、倒風、臺江等較大的內海及外海沙洲。
明鄭時期開始有移民經海路進入倒風內海的海岸港口,沿八掌溪或急水溪深入內地開墾。
清治時期倒風內海的海汊港分佈密集,比較著名的有鹽水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和麻豆港等
擁有港口機能的市街聚落。船隻載運五穀、糖、菁(染布原料)等貨品從事商業貿易。
1711年至1730年為全盛期,港口甚至達20個。
其中的鐵線橋港、鹽水港、茅港尾港、麻豆港,不僅貿易興盛,也是縣治通往郡城的要道,
無論水陸交通或軍事地位上,皆十分重要。
1731年之後倒風內海急水溪和曾文溪的改道淤積逐漸陸化,港口數持續下降。
1904年日治時期的《臺灣堡圖》中已無倒風內海,成了一片平原,
原先的河港轉變成鄉村集散中心,甚至成為廢村。
茅港尾天后宮草創於康熙十六年(1677),聖母金身是直接由大陸湄洲分靈而來,
到了康熙四十六年(1707),興建天后宮,直到六年後才完工天后宮歷經多次重修,
大正九年,茅港尾行政區域歸屬下營庄,當時曾有庄民小幅翻修,但經日皇民化運動,
廟宇無人整修而破爛不堪,直到大正十年(1921)地方重建聲浪日起,而在次年拆舊廟,
增購新地擴大興建,目前大家所見外觀,乃於民國六十五年時重修竣工。
曾因暗助平定林爽文事變,而獲乾隆敕封「天后宮」及「護國庇民」之詔書,
並頒「神昭海表」匾額,
廟內現存有「重建茅港鐵縣橋碑記」及「咸樂碑記」等重要文物,
除了身兼「堡頭廟」之外,也是下營地區媽祖信仰中心。
每年前往台南大天后宮參香時由正門入正門出,其餘進香團接則自小南門進出,
為其一大特色。
18世紀中,八掌溪、急水溪,相繼改道,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倒風內海,濱海沿岸逐漸
成為陸地,導致港口淤塞。
(門神彩繪亦為名家之作)
同治元年(1862),臺南地區發生大地震,茅港尾亦受到摧毀。
光緒十一年(1885)分設的茅港尾東、西二堡因自然條件的改變加上兵戎和瘟疫,
港口地位就此讓給了麻豆港。
不久之後, 麻豆的舟楫之利也跟著喪失 ;
昔日的倒風內海, 如今只能從舊地名去隱約推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