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原為平埔族大傑巔社故地,舊名半路竹,其名稱可能於清康熙年間出現的,說法有二:

一為此地離安平約20里,離鳳山約26里,約在其半路,加以此地竹木茂盛,為往來行旅歇息

納涼之地,故名「半路竹」;二說是半為「絆」台語之諧音,認為此地竹木茂盛,阻礙交通,

行旅往來不便,故稱「絆路竹」,目前第一種說法較為大家接受。


清康熙二十二年、清軍入台,翌年將承天府(即台灣)改為福建省台灣府。

下分台灣縣、諸羅縣、鳳山縣。本鄉地區屬鳳山縣管轄。

康熙三十二年,高拱乾修台灣府志所載,當時鳳山縣治下三大街為安平鎮街、半路竹街、興隆街,

這是半路竹地名首見於史冊,此亦顯示了當時半路竹街的繁榮盛況。


另外,乾隆二十九年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亦載:

「半路竹街在維新里,縣北四十里,府治大路」。正說明了路竹的要衢地位……

一甲位於路竹北部,明鄭時曾設禮武營於本庄北,屯田墾荒,

康熙台灣入清之初,就禮武營故址設康榔林汛。清代一甲名庄先屬長治里轄區,

後屬長治一圖里。清末的村庄有營前、營後、一甲、三甲、前阿等。


營前、營後因位康榔林汛前後而得名。一甲即康榔林莊,為長治里第一甲,或稱一甲,

後竟取代康榔林,成為村社名稱。

大正九年(1920) 台灣地方改制, 原一甲區合併原竹仔港區所轄維新里內之鴨母寮庄、北嶺墘庄、

三爺埤庄及原大湖區所轄長治二圖里內之後鄉庄,將「半路竹」易名為「路竹」,設置「路竹庄」,

劃歸高雄州岡山郡管轄。


路竹舊天后宮位於竹東村中山路1015號,該地稱為「崎仔頂」;

為路竹一地地勢最高而平坦之處,同時也是最早入墾本地的林姓先民最早落腳的所在。

明永曆二十五年(1671),林姓先民搭寮供奉前人渡臺攜帶的媽祖香火於此;

道光二年(1822),鄉內董事程感募眾人之款,將其改建成屋;之後於日治大正九年(1920)、

民國37、57年(1948、1968)均有整修。


民國63年(1974)天后宮管理委員會礙於廟地過小、空間不敷使用,

決議於聚落西北方覆鼎金埤之南另起新廟,稱為路竹大天后宮;

二廟均為竹東、竹西、竹南(昔日合稱半路竹)等村的地方公廟。

昔日路竹聚落即以舊天后宮為中心,日治時期路竹最繁榮熱鬧處仍在天后宮兩側。

此廟位置地勢高亢,當地居民習稱為崎仔頂。


因舊廟地不夠寬大,無法擴建,於是另擇新廟地,在民國六十八年動工興建,

經歷八年多,靠著鄉親的團結合作,才完成我們路竹鄉最巍峨,最漂亮的寺廟。

舊廟的外貌雖然看起來不大起眼,但很多歷史學者認為它有史蹟保留的價值,

且可印證先民渡海來台開墾拓荒的艱辛歷程;

加上歷史學家認為舊廟具有史蹟保留的價值將舊廟原狀保留,

形成新舊廟並存的現象。

這也是在台灣少見的情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