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大社一帶到處一片荒地,只有今翠屏、三奶、觀音、神農所在地零零散散的住著幾戶人家。
今三奶壇(碧雲宮)前面,當時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古榕樹,據說有一個人正好路過那個地方,累了
在榕樹下休息,順手把隨身攜帶「三奶夫人」的香火掛在樹枝上,離開的時候竟然忘記帶走。
從此以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每天夜晚,鄉民們都會看到掛在古榕樹的香火發出一片耀眼的紅光,
非常美麗,大家都以為那是三奶夫人的顯靈,要來保佑地方上的平安,於是鄉民們商議在發光的地方
搭建一座神壇供奉,因為奉祀的是「三奶夫人」,所以名叫「三奶壇」。
(這樣的講法在各地均非常普遍 ?)
現大社區轄下大致有三奶、翠屏、觀音、神農、中里、大社、保安、保社、嘉誠等里。
其中的神農里位於三奶壇東,民國39年村裡重整,由觀音里其中四保分出。
以「青雲宮」神農氏為名,區民稱神農氏為「老祖」,以清雲宮為本區信仰中心。
位於中華路143巷的黃厝為三開間一樓磚造三合院,根據建築中一幅磚刻作品文字「乙卯
梅月建」,可推算黃厝興建於大正四年。
黃家祖及泉州南安縣,其五世祖黃其淵(實為來台的第四代,因渡海來台者是兩兄弟,
故尊奉其先父為第一代)于道光元年花月奉其父命所書之族譜最為完整詳盡,其記載:
黃發未婚無嗣,其弟黃勝婚後生三子, 長男黃希勇, 次男黃希妙,三男黃忠瑛過繼給大房。
黃忠瑛脈下子孫滿堂,且文武全才甚為傑出。
黃厝建築的裝飾手法包括泥塑、彩繪、磚刻、木雕、剪貼、彩色磁磚等元素,非常精美。
大廳正門兩側各有一幅磚刻作品,左側是龍馬負圖,右側則是以瓶花為主題的吉祥圖案,
其上並置有書卷額,題材亦以花草為主。
窗楣頂巾堵也有兩幅冊頁匾,畫面都可分為七段,奇數段整個彩繪,偶數段只畫邊飾、
中央留白,左幅色彩剝落,看不出其中圖樣,僅剩部份邊飾依稀可看出是花草紋。
右幅多數圖案尚可分辨,以藍底的勾勒花草拐子,以及白底紅色沒骨菊花為主。
其裝飾部份,亦可能是張叫的作品。
籬仔內(今神農里)的黃氏家族是原大社頗富盛名的大戶人家,
清朝時流傳一句話表示黃厝的人要到觀音山都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土地,可見其富甲一方。
中華路黃厝三合院前,還可以看到一對旗杆石(俗稱舉人石)。
黃氏公聽之內尚保存著當時祖先乘用的轎子,俗稱舉人轎。
黃厝祖屋位於籬仔內,其建築係燕尾脊五開間,正身雙戶龍的四合院,庭前豎立兩支旗桿,
官宦之家氣派十足。 民國48年社區開發時拆除改建小四合院祠堂,後廳猶掛「黃春記
世系」與「鳳毛麟趾,鶴算龜齡」之書匾,雖無昔日的氣派,仍不失古風味。
黃家第四代與第五代為黃家最風光鼎盛的時期。
據說黃煥猷曾經應考幾次沒中、同治年間再與兩位同鄉要去大陸福建赴考,到港口時
船行的夥計問黃煥猷是否要買四張船票,他心靈感應可能是神農大帝顯身隨行,隨即答是,
是次應試順遂果然考中武舉人,隔年為感謝神農大帝保佑之恩,就奉獻一塊匾額
『萬世永賴』給了青雲宮。
現宗祠門楣上尚懸卦「拔貢」匾額,併存有旗桿石一對,官轎一隻。
門前的告示牌則說是族人中有黃啟東高中嘉慶十二年丁卯科舉人,
黃煥獻高中同治元年壬戌科補行辛酉正科武舉人 ……經查證臺灣通志 ,確有記載:
武舉人 嘉慶十二年(丁卯)吳興國榜: 鳳山 黃啟東
武舉人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並補行咸豐辛酉正科) : 鳳山 黃煥猷
看來告示牌的解說有些些的失誤 …..
至於拔貢者, 經查通志內記載: 鳳山縣有黃纘(辛酉), 黃尚清(乙酉)拔貢兩人 ;
只是不知是指何人?
當初觀看拔貢匾時, 竟疏於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