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廿三年(1684)四月,初入大清朝版圖的臺灣,行政區域劃分為一府三縣,隸屬於福建省管轄。
府治設在東安坊(今臺南市),府南設一縣,因為境內有鳳山,所以稱為鳳山縣,縣城在當時的興隆
內里前鋒莊(今左營)。
康熙六十一年,知縣劉光泗在龜山和蛇山之間建築土城,城垣周界長八百一十丈,高一丈三尺,
共分四個城門;城垣外掘有護城濠,寬一丈,深八尺。
雍正十二年(1734)知縣錢洙奉命在城垣四周,環植刺竹。
乾隆五十一年(1786),臺灣中部發生林爽文之亂,鳳山竹仔港(今高雄縣)居民莊大田起來響應,
攻破鳳山縣城,文武官員死傷不輕,只得將縣城遷移至碑頭店(今鳳山市),環植刺竹為牆,這就是
一般所稱的新城,而原有的前鋒莊縣城便稱舊城。
嘉慶年間蔡牽之亂,新城又被吳淮泗攻陷,將軍賽沖阿認為舊城地勢險要,主張恢復舊城,
並改成石砌,後因經費高昂作罷。直到道光四年(1824)巡撫孫爾準巡視臺灣時,奏請再建,
正巧有楊良斌之變,潛入新城,舊城終於能夠復工。
新建的鳳山縣舊城,內包龜山,外接蛇山,規模比原有的舊城址大;
用石和花崗石砌造,高一丈二尺,寬一丈五尺,城垣上砌有雉堞,計開四角:東門(鳳儀門)、
西門(奠海門)、南門(啟文門)、北門(拱辰門),四個角隅並建有防禦用的砲臺。
古人認為南方主文運,所以取名為啟文門,南門門洞為花岡石砌成,而城門樓的部份為近年所重建的。
目前的鳳山縣舊城,除了東門及北門尚留有完好的城門及城垣外,其他部份多已呈斷垣殘壁。
南門至於左營大道的圓環上,北門牆上留有一對灰質門神塑像,形式古樸生動。
日治初期,左營舊城的命運並未有太大的改變,但隨著軍事南進政策的推展,昭和十三年(1938)
日軍將左營港(原名「萬丹仔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第六海軍煉油廠。
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昭和十五年(1940)時被畫為軍區,
將舊城內的左營庄役所、廟宇、舊城教會堂,及居民五十餘戶,全部強制遷出,
導致城內原有文物蕩然無存。
鳳山縣舊城,目前仍保有三座城門,南門北門、東門及西城垣,南門僅剩城門樓,
北門則保有城牆與城門,東門除了城牆與城門外,尚保有護城河,且東門城牆保有超過百公尺,
氣勢非凡,站在城牆上往下俯瞰,可以想見其昔日之英姿。
南門城座形制原與鳳山縣舊城其他城門相同。
但民國五十年(1961)八月,在陳啟川市長任內重修時,不但在城門四隅加建鋼筋混凝土柱,
也重新建造原於日治時期便已消失之南門城樓;
但重建的城樓卻將屋頂由清代的「三川脊」型式建為錯誤的「歇山頂」型式。
東側雖有階梯可登城樓,但階梯與城樓皆為後來興建,使城樓、雉堞及部分外壁面
皆已失原制,不過斗拱仍為原物。
南門(又稱啟文門)位於左營大路、中華路與鼓山三路交叉口,當左營交通要道。
其城門外額書「啟文門」,內門額書南門,上款「道光乙酉年桂月興工,丙戌年荔月竣事」
,「督造總理鄭蘭、藍文藻;勸捐總理劉伊仲」。勒石文字,完好如初。
之前前往, 適其修建中, 去年中途經之時, 已然煥如一新 ……
(不過門樓屋脊部分仍覺得有些不協調 ,只是說不上來 ;
不過好歹拆除了施工架, 可以一窺其全貌 )
於是停車登城一探 ,將不足的一塊拼圖予以補足 ,
順道也就再將東門及北門再次捕捉 ……
留下最新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