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禮墓建於大正十一年(1922),其建築巧妙結合中國及西方文化傳統之特點,形成當時深具美感

特色與最具日本殖民時期代表性且造型獨一無二,是技巧高超的建築,並將旗津當時的特殊文化、

發展過程凝縮於該建築之中。

為了尋找葉宗禮墓,著實有些波折……


資料上記載著其地址位於旗津公墓: 旗津二路與中洲二路間,靠近清靜寺、慈惠堂

到了現場查探才發現多數公墓已遷葬 ,

僅在新建中的納骨塔旁剩下沒幾座 ,只好在此找尋 ,發現一座較特別的葉宗? 墓 ;



形制類似, 但規模與印象中照片所看到不同,

應該不是要找的目標 …..


想起之前看過報導說該墓位於旗津醫院旁, 還曾因此有過是否遷葬之討論 ,

遂決定前往看看

將車停在醫院附近, 爬上附近的矮丘眺望 ,哪來的墳墓 ?



這附近的墳墓早已遷得一座也不剩, 繞了一圈也是沒有發現…..不禁懷疑 ,

是否真的已遷葬了 ?

為此已耗去一個多鐘頭的我, 不免有些按耐不住, 決定前往下一個目標之際 ,

才在醫院正後方的一片樹林之間隱約到墓園的造型 ,


原來, 葉宗禮墓仍留在原地, 只不過因為擔心住院的病人一眼就看到, 遂在其周邊植以喬木 ,

藉以遮掩並進行美化的動作……

墳墓整體以中國傳統格局為主,結合日本殖民時期之西洋建築元素,以水洗石樸素的質感,

灰、紅、綠三種顏色,將全部豐富的造型完全包覆。



工法上有效防止海風鹽分的侵蝕,視覺美感上具統一整體感,營造靜謐肅穆的氣氛。

整體呈現當代日治時期(1895-1945)華麗、精緻、簡潔、典雅、莊嚴、典型的建築風格 ,

並且是全台灣唯一此一型式的墓葬建築。




話說 旗津葉家由廈門來台於旗津發跡,清代經營行郊,後改為商號「新泰記」,

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俄戰爭爆發,三井株式會社負責供應軍需,新泰記則是為三井會社

在台灣採購軍糧。 第二代共有八個兄弟,人稱旗後八舍,其中二舍葉宗棋、四舍葉宗禮、

七舍葉宗鑫為整個家族之靈魂人物,




葉宗棋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獲得總督府彩票全島批發商資格〈全台共25人〉,

大正三年〈1914〉成立高砂信用組合(為高雄二信之前身)為台人出資成立之信用組合,

在日治時期實屬不易…..



葉宗棋並擔任過打狗支廳打狗區街庄長、打狗區區長、第一屆高雄街協議會員,

葉家並大力支持漢學,長期資助旗津吟社 社址更設於葉家於旗後街上洋樓二樓,

旗津葉家可說是高雄地區政商發展最佳的寫照。



葉家「新泰記」在旗後,乃至於高雄市金融、商業發展中,居重要地位,

該墓葬建築結合中西語彙,外觀華麗莊嚴,其作工精美,深具美感、和諧,

且為仿歐式日本殖民時期之作品,

經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醫院興建期間, 曾有人主張遷移 ,

經過文史工作團體的大力爭取 ,才得以保留下來…..

只是以略有損壞 ,是否應該修繕一下?

是吧?

對於身後的事, 幹嘛如此忌諱呢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