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於清代隸屬鳳山下淡水溪,因溪埔土質肥沃,居民紛紛屯墾,並以蔗糖建寮,共分四處:
溪埔寮、潮州寮、頂大寮、下大寮,後來四寮合一,稱為大寮。
溪寮村舊名溪埔寮仔,迄今老一輩人多數沿用舊名,據了解,係因不少人在溪埔地搭寮養鴨而得名。
中庄村內一、二鄰舊打鐵店,如今當地少數人仍以打鐵營生,三、四鄰的方厝則因全部均為方姓族
人集居而命名。位在鳳祥大橋附近的義和村,俗稱磚仔窯。昔日該地區以製磚工廠眾多而得名。
從地名看大寮先民搭寮,一步一腳印清康熙年間,開始有大批的漢人移民進入開墾,高屏溪沿岸的
溪埔地,雖經常氾濫成災之苦,但也因氾濫而致土質肥沃,利於農耕。
數百年來,先民為免住屋受溪水氾濫威脅,採取搭建臨時寮舍的方式,作為暫時的居住場所,
其中「溪埔寮」、「潮州寮」「頂大寮」與「下大寮」,是四個較大的移墾聚落。
日治時期將此四區合稱為「大寮」,成為今日地名。
根據民國94年(2005)戶政司的數據統計,張簡為台灣第一大複姓,
而台灣張簡姓則緣起於第十二世祖張簡成禎,在清代時渡海來到台灣南部的高雄縣大寮定居,
因此張簡姓不僅是大寮第一大姓,也是台灣張簡姓的發源地。
張簡姓氏的起源在明洪武四年(1371),據傳當時漳州府南靖縣永豐里梅林村的簡德潤
入贅張姓進興家,娶了張員外獨子的遺孀劉氏,並在張員外死後,繼承了所有張家的財產,
而簡德潤希望張、簡兩姓均有子嗣可傳,於是他讓八個兒子,四人姓張,四人歸本姓簡,
但後來他八個兒子卻為姓張姓簡爭論不休,因此簡德潤索性讓其子嗣都姓張簡,從此就
多了一個複姓「張簡」,且繁衍開來,直到第十二世祖張簡成禎才傳至台灣;
日治時期為避免麻煩,一些張簡姓改姓張或姓簡。
光復之後,部分人恢復張簡姓,也有一部分人沒有恢復,
所以大寮鄉無論張姓或簡姓,都與張簡姓氏有親戚關係。
而大寮張簡家族歷代傑出人才輩出,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清代武舉人張簡魁。
臺灣通志記載:
武舉人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黃昭列榜: 臺灣府臺灣 張簡魁
由於武舉人的身份,讓張簡魁的住宅得以用當時唐山特製的紅磚建成,
除了有紅磚牆,院埕也是紅磚鋪地,並在大門上方的書寫「王魁」匾額,而住宅右前方則
立有武舉人專有的石砌旗杆座,以象徵武舉人的權威,
據傳當時在百公尺外,官員就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也因此讓「旗竿腳」至今仍成為這一帶的地名俗稱。
簡德潤的第十二代子孫來台最初居往在大寮莊拷潭村,
之後分成四大脈:即山頂、拷潭、新厝、赤崁等。
(武魁舊居)
目前的山頂、永芳、三隆、昭明、義仁、新厝、拷潭等七村,都涵蓋在其範圍之內。
張簡姓也從此發衍出去, 迄今仍是當地最大的姓氏;
在張簡魁武舉古厝附近, 尋得了兩處傳統民居,
(ps: 匾額記載內容似乎與通志所記載有所出入, 張簡朝鳳是否即為張簡魁? )
不過卻已殘破落拓……從其山牆鳥踏及懸魚之精緻來看, 當初絕對是間華宅。
經查臺灣通志另有記載:
武舉人 道光二年(壬午)李經邦榜: 臺灣府 鳳山 張簡騰
此人是否也是出身於此處 ?
(有待當地文史工作者加以考證)
熱鬧一點的街上,
也保留了一兩處街屋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