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天后宮位於清臺灣縣羅漢外門里的蕃薯寮街,在天后宮建立之前,當地最主要的廟宇為福德祠,
而最初的「蕃薯藔庄」在福德祠南邊一帶。而後約在乾隆三十二年到四十四年(1767-1779)之間,
福德祠對岸逐漸發展成為商街,使得聚落中心北移,
嘉慶十五年(1810)羅漢門巡檢並移駐蕃薯藔街(今天后宮廟埕一帶)。
嘉慶十年(1805),臺灣縣知縣薛志亮倡建天后宮,但隔年(1806)蔡牽事件平息,
薛志亮並於嘉慶十二年(1807)亦調職,天后宮之興建募款也隨之擱置。
嘉慶二十一年(1816),在吳廷棟、李大模、陳其祿先後三位巡檢與蕃薯藔街眾商號捐款下,
歷經多年的募款終於完成並開始動工,最終於道光四年(1824)完工。
在「興建天后宮碑誌」中,顯示有一半的經費都是來自蕃薯藔街眾商號……
日治時期,旗山仕紳陳啟雲曾借用天后宮東廂於昭和二年(1927)成立悟真社以教育宣傳本土
語言文化,並建有惜字亭,
二次大戰後旗山天后宮於1946年進行了整修,木料購自福建福州,經海運至屏東東港後再運到旗山,
並聘「草賢師」施作三川殿龍虎堵泥塑與屋頂的剪黏。
1964年再次整修以因應隔年媽祖聖誕,並聘柯丁添、周義雄等人雕刻正殿神龕花罩與網目。
1975年的整修,由吳振華承作三川殿、正殿與護龍的剪黏。
2008年再次整修,並於2011年10月完工,2012年3月29日安座。
(之前曾兩度前往旗山, 均在整建中)
1817年「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 , 碑文記述當時聚落消滅流棍事蹟,
廟內壁亦有聚資重修碑兩座(興建天后宮碑誌、重修天后宮碑記),皆是研究旗山發展史的珍賢資料。
正殿上方,懸有道光二年 ( 1822)『坤德配天』扁額一方。
潘岳雄所會之門神彩繪…..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都舉行廟會祭典,每三年擴大舉辦。
凡本地其他廟有舉行慶祝活動,也皆當先請媽祖,以示敬重。
整建完成的天后宮, 重新展現其風華……
順道往訪城隍廟;
拍攝了門神彩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