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對於臺灣的開發,政府並不積極,主要是靠來自閩、粵兩省移民的力量。

當時有心來臺開墾者,可先向官廳申請,取得墾照,然後招民拓墾,於是形成官廳、大墾戶、

佃戶的三層關係。在大墾戶的投資領導下逐漸拓墾土地,彼此是合作互依的團體。

佃戶須繳租給大墾戶,大墾戶再繳租給官廳。

 

在拓墾期間,漢番間難免因言語、土地、經濟等問題而起衝突,「通事」一職因應而生,

通事主要負責與原住民溝通,助其處理產業及招漢人開墾土地。

 


 

 

林秀俊(16991771),字茂春,號天成,一號成祖。福建漳州人。

雍正十二年(1734) 離鄉渡台,在台北盆地地區從事開墾,曾擔任淡水、大甲與後龍諸社的通事,

並且再娶了平埔族女子潘氏為妾。

 

他在康熙末至雍正初的這段期間與陳鳴琳、鄭維謙共同興築水圳,於乾隆七年(1742年)完工。

五十歲之後,林秀俊成立了墾號「林成祖」,經營遍及今台北(大加蚋堡)、板橋(擺接庄)、新莊

(興直堡)、土城、永和、內湖,甚至苗栗、大甲一帶,為台灣開拓之先驅。

 


 

林秀俊於乾隆三十年入墾內湖東部。

當時內湖西部一帶早為何士蘭於乾隆十年左右入墾。

 

 

林秀俊墓是臺北盆地少數完整保存的清代大墓,但在1991年面臨內湖土地重劃帶來的拆除危機,

幸在同年的1123日被登錄為古蹟,才保存下來。

 

該墓在2002426日時進行修復,並在該年8月完工[2]

 


 

 

 

 

林秀俊墓為典型閩南樣式,坐東北朝西南,以墓穹為中心,前置墓碑,碑頂有寶蓋;

左右肩石夾之,並有矮垣(曲手)彎曲延伸而出,環抱前方墓庭,共二進。

而在墓的右前方則設有守護墓園的福神。

 

曲手上方鑲有南洋進口的花紋磁磚,而在其第一進曲手上安置有砂岩材質的石獅,

並於兩邊立柱上寫著「堂內三局水,案外萬廷山。」;第二進曲手石柱安置著石筆,

柱上則寫著「文光射鬥牛,浩氣凌霄漢。」

 


 

另外在墓碑上面還有雙龍戲珠的石雕,是日治時期昭和三年(1928),

管理人林慶仲與董事相議重修時所添加的作品。

 

內湖的許多舊地名和林氏開發內湖有關。

如「五分」一地,乃因林家的佃戶將其地分予四子和長孫而得名,即今「五分里」。

今之「湖興里」、「湖元里」的部分地區,舊名「粉寮」,

乃因林家後人曾在此地設廠製米粉,故名。

 

今日大湖公園原名十四分陂,原亦為林家產業,

後捐為灌溉用水源,今規劃為民眾休閒公園

 

萬華龍山寺三川殿的門楹即為林成祖所獻納,

可見其財富之殷……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