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記祖宅,俗稱老師府。位於大龍峒附近,為當地的陳氏家族祠廟。
該祠廟始建於19世紀初,本為兩座閩式四合院結合成的民宅,建造人為陳遜言,
「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公業統號。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陳氏先祖為福建泉州同安登瀛人,
文瀾公乃渡台始祖,於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3年﹞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始創家業。
陳文瀾生有三子,長子遜言,次子遜朗,三子遜陶。
陳遜言因經營船運,船隻往來台灣、大陸之間,從事貿易經商有成,而以『陳悅記』為商號,
所以稱此家族為「陳悅記」…..
嘉慶十二年﹝1807﹞長房陳遜言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乾,
即今日的「陳悅記祖厝」。
後以其子陳維英為閩縣教諭,仰山與學海書院院長,生平作育英才,弘揚文風,名重當時,
地方人士以老師稱之, 因而有老師府之稱。
1853年,同安人與泉州三邑發生頂下郊拼的分類械鬥,老師府亦被破壞。
動亂平息後,陳氏家族依其原貌展開重建。
之後,雖無大型增建整修,不過仍多增建多處廂房,其中一部份為與主建物結構不盡相同
的非閩式建築。
1971年,該宅進行屋脊等建物外觀整修,加上前埕部分面積縮減,該次整建破壞原貌甚多。
因年代久遠與維護不力,
略顯頹廢的祖宅於經過數次整修增建後,已喪失原有風貌。
目前之建築格局為清咸豐初年重修,由單脊式燕尾頂之三落與四落大厝兩幢並列成。
南側為家祠,俗稱公媽廳,北側為客廳,第三進及護龍為住宅,家祠前埕立有科舉標幟之
石旗杆及本旗杆〈只留夾杆石礎〉各一對。
尤其完整的石雕旗杆,臺灣僅有此處一對,彌足珍貴。
陳遜言(1769-?),字秉三,號訒夫,本籍福建省泉州同安,後隨其父移民至台北大龍峒。
於大龍峒四十二崁地帶經營料館(木材)致富,後並於大龍峒附近的淡水河邊興建陳悅記祖宅
供其家族居住,此後並為該陳氏家族的經濟重心。
陳遜言共生七子: 維藻, 維藜,維菁,維英,維藩,維藝,唯苞;
其中長子維藻為道光五年乙酉科舉人(可惜於赴京會試途中染病早逝);
次子維藜及三子維菁為秀才, 四子陳維英則為咸豐九年己未科舉人,六子 維藝為貢生….
因為陳維英的功名,陳遜言被授以「通奉大夫」官銜。
陳維藻 (?─1835) 字鳳阿,大龍峒港仔墘人。少時入泮,為鄭用鑑門人,
以文學負重名,與弟維英並有名庠序間。道光五年(1825)舉乙榜,赴禮闈不第歸。
課弟之餘,喜獎掖後進,一時操觚譚藝之士,相競奔走門下,人以宗主尊之。
道光十五年(1835)公車再上,途次姑蘇,不幸染疫而卒。
陳維英(1811~1869)字碩芝,又字實之,號迂谷,清淡水廳人。
從小由長兄陳維藻提拔就學,師事多人,文名大顯。咸豐元年(1851)被舉為孝廉方正,
直到咸豐九年(1859)鄉試中舉,授內閣中書,道光25年至福建任閩縣教諭,回臺後
掌教宜蘭仰山書院、淡水廳的學海書院及新竹的明志書院。
同治元年(1862),戴萬生起事,因助餉捐得四品頭銜,並獲賞戴花翎。
晚年隱居讀書於劍潭之畔,名其廬曰「太古巢」。
清同治八年(1869)卒,年 59。
陳維菁幼年便受漢學教育,並於道光年間取得縣學秀才。
同治七年(1868)保安宮進行重修時,陳維菁擔任修復的領導人之一。
日本領臺之初,對安定地方治安有功,得日本當局信任,於明治三十(1897)年四月授佩紳章,
明治三十八年(1905)又被推薦任保正。
陳悅記祖宅是由「公媽廳」及「公館廳」所組成。
公媽廳,雕樑下懸「詔舉孝廉方正」匾,係記維英事,兩旁「文魁」匾額並列,係記維英、
樹藍事;前廳文魁匾則是記維藻之事; 內廳正門,上懸「外翰」匾,下垂橫條堂綵書「陳悅記」,
再後為祠堂,奉厝歷代祖公、祖媽靈位。
其上置聖旨龕,凡有聖旨來到,先馨香,後接旨,將旨放入龕內。
左壁上有維藻手書「學寬」匾額。
公媽廳西側緊接為公館廳,昔係維英辦公會客之處,公館廳主建築由前至後依次為前廳.軒亭
及庭院.正廳.中庭.後廳.中庭.餘慶堂。
前廳有「通奉徵士內外史第」匾,
道光二十七年(1847)陳遜言過世,陳維英遵先考遺願,將學海書院旁新建的六十二間房屋
及壙地一所所收租金作為書院膏膳,為此淡水同知黃開基旌表「樹德之門」乙匾,現今猶存。
軒亭之中懸掛有咸豐二年(1852) 澎湖舉人鄭步蟾的題楹…..
左右兩廂各有書房,兩廳後接連廂房數十間,間間相通,建築堪稱雄偉。
只是公館廳部份已嚴重壞毀損……
2005年市政府為表揚他對教育的貢獻,特地將他與其他五位台灣先儒入祀臺北孔子廟。
2006年9月23日,陳維英入祀弘道祠,
為臺北孔子廟在1919年先儒入祀至今,第一位入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