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中學紅樓完工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因該建物整體外觀呈現磚紅顏色,故名為紅樓。

 

由紅磚與原木木材打造的建中紅樓,雖經1950年與1966年兩度大幅整修,但外貌並不失原有

建築風格,且仍有著拱門,鐘樓等歷史遺跡。

 




1970年代,台北市教育局本有拆除紅樓之議,經當時校長力阻,才讓此拆樓計畫打消。

(相對地,師大附中的南樓就被拆除…..)

1998年,市政府因其此校舍建築的特殊性與歷史性,特別指定為市定古蹟




建國中學創校於台灣日治時期初的明治三十四年(1898),剛成立時為國語學校第四附屬

學校增設尋常中等科,為專供日籍學生就讀的中等學校。

 

之後該校數經更名,而於1907規劃全新學制,獨立設置成台灣總督府中學校。

 





 

台灣總督府並特地撥出大加臘堡龍匣口庄的公地(即鼓亭龍口町一丁目,即今址)做為校地。

敲定校址用地後,總督府除規劃整體為「中字型」的中學校校園景觀外,也於1908年委由當任職於

台北總督府營繕課的近藤十郎設計營建該校所屬校舍。




本身由紅磚與木材構成的建國中學紅樓校舍於1909年初建完工時。

二戰的1945531日盟軍空襲台北,造成了該紅樓校舍建築大部分毀損。





經過數年整修後,紅樓於1950年修竣,並仍為該校校舍使用。

近年為了回復紅樓本色,並對其建物修復維修,該校於2003年開始對此校舍加以整建。





修復工程重點除了維護年久失修的結構部分外,最大的整建重點,就是將其戰後貼上的紅色

磁磚全數拆除,且恢復原有的紅磚裸露外牆風貌。




該工程歷經兩年,於20051月完工。

近藤十郎的設計, 除了設計此建物外,也設計了臺大醫院與西門紅樓等官方建物。


就風格上,這些建物的設計與理念都顯現一種

帶有後文藝復興時代意念的現代折衷風格。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