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地名最早出現的是在康熙四十八年的一份「請墾合約」中:「請墾淡水港荒埔壹所:
東至干豆口,西至長頸溪南,南至山,北至滬尾…」; 另一份施茂墾號雍正十三年賣契則提及:
「有荒地一所,土名大屯仔山腳,西至海,南至戶尾與施茂交界,北至小圭籠八連溪為界」。
根據這份賣契,「滬尾」又稱為「戶尾」)其位置大約在今淡水市區西北靠海的郊區。
應該即是在今油車口、大庄、沙崙、港仔平或崁頂一帶。
所以「滬尾」地名之由來,就是因位於大庄一帶的「滬尾社」而得名。
(資料參考: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滬尾地名考辯)
清嘉慶年間,淡水沿海一帶海盜猖盛,清廷在嘉慶十三年(1808) 加派兵力,駐防該地,
嘉慶十七年(1813) 並曾在該地興築砲台。
西元1884年八月一日,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就此展開「中法戰役」,史稱「西仔反」。
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發現淡水的重要性,因為法軍可以利用淡水河直接進入台北府城,因此
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
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台,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
這三座炮台幾乎被法軍摧毀。
劉銘傳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砲台。
滬尾地區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
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
中法戰爭後,清廷命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遂於光緒十一年(1886) 起陸續在全台
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共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計十座砲台。
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砲台,
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
劉銘傳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並全數安裝於這些砲台。
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
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也是劉銘傳在本島所建砲台中,完整保存的一座,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日治時期,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砲台的四門砲塔,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
國民政府來台後,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並派兵駐守,
民國七十四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將滬尾砲台定為二級古蹟,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
這座在中法戰役中臺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的砲台,橫匾上仍留著其所提「北門鎖鑰」四字,
有內外兩道城牆,外城牆係以泥土堆積高約丈餘,內牆則為三合土構成,非常堅固,
內部城垣、甬道、砲台都保留的相當完整,尤其是甬道部份,在開放民眾參觀後,目前
陳列著淡水過往的歷史紀錄、相片、砲台故事等,展示彌足珍貴,
若由甬道的樓梯往子牆登頂,則可放眼鳥瞰淡水河景觀風貌,
也可盡覽整個砲台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