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同治十年 (1871) 陳培桂《淡水廳志》:「西雲巖寺:即《府志》云大士觀,在觀音山麓
獅頭巖,一名龜山,乾隆三十三年(《府志》作十七年)胡林獻地建置,嘉慶十六年林阿成等
捐修,劉建昌施捨埔園及山下渡船為香燈費,寺絕塵埃,亦一異也」。
順著西雲路ㄧ百七十九巷往上走,沿路有為數不少的墳墓,因為風水好、視野佳,
所以有很多的達官貴人、黨國元老選擇這裡作為他們最後安息之處。
數座日治時期的觀音石像,也代表著一段日本佛教信仰進入台灣的歷史見證。
繞行整個墓區竟在西雲禪寺右邊慕園之中巧遇一座歷史建築……
塔前因有記碑:「浯江 鄭公如蘭德配陳夫人普慈塔」。
按: 鄭如蘭(1835~1911)字香谷,號芝田,清淡水廳竹塹人,鄭崇和三子用錦之次子。
少年勤學,取進生員,因成績優異而補增生,受知於臺灣道丁曰健。
光緒十五年(1889),因為辦團練有功,由增生授候選主事,賞戴花翎,後加道銜。
家業素豐,但自奉甚儉,尤不喜以財富誇耀於人,唯對公義之事則未有吝色,凡邑中
所需困急,莫不慷慨捐輸,故人人稱誦其德行善舉,頗能克承先祖鄉賢之風範。
鄭如蘭對詩歌創作及詩社活動頗為熱愛,廣結林亦圖、鄭鵬雲、王松、吳澄秋……等詩人,
在北郭園中詩酒酬唱,風雅不輟,甚受騷壇雅士的推崇,繼鄭用錫、林占梅之後,成為
竹塹文壇領袖。
平生寫作不少,頗多散佚,生前亦未付梓,棄世後三年(1913),其孫鄭肇基始裒輯之,
並託囑王松擔任校讎,委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出版印刷。
詩集名為《偏遠堂吟草》,乃因書齋之名而得。計有古今體詩一百五十八首。
鄭如蘭之妻陳氏潤篤信佛法,在新竹建立有淨業院及一同堂等齋堂。
所謂齋堂原是齋教信仰修道之處,屬於民間信仰的一種,本來是蓄髮修行,
佛教正式傳入之後,陸續改為剃髮出家的型態;
淨業院的第一任住持即為陳氏潤,論其宗派淵源,屬大陸普陀山臨濟宗的法脈,
法號根傳,與大陸菩陀山三大寺之一的法雨寺關係密切。
第一任住持鄭根傳因無親生子嗣,收養了永善、永修等兩位徒弟,
在其歿後,住持之位傳給第二代的永善、永修師續任。
該寶塔應係鄭氏子孫購地興築,作為納骨所之用…..
塔建於己未年季秋,推算應為大正八年(1919), 究其型制為日治時期之風格;
然基座之石雕全然傳統泉州石雕之樣式;
姑且認定其為歷史建築。
塔前另建有石砌之納骨塔位,亦是日治時期之遺構,
惟相關之資料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