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位於荔灣區,是老廣州人對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

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極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

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


西關在明朝已成為廣州城區的商業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漸形成。

而西關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範圍包括文昌橋、大觀橋、泮塘、昌華園周圍一帶。

西關大屋集中在寶華路、多寶路、寶源路、逢源路。

後來又擴展到西關的其他地區,多為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

其平面佈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

西關大屋的構造非常講究,其建築設計的特點是屋檐高、進深大、石腳青磚。


基本佈局是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每廳為一進,廳與廳之間以天井相隔,便於采光通風。

室內裝修及陳設十分講究,透著十足的嶺南韻味。


清末民初鼎盛時期的西關大屋有800多間,目前剩下不到100間,

其中具有保留價值的祇有10間左右,十三甫正街15號的西關大屋是其中的一間,

可供旅客參觀。


西關民俗館,位於荔灣博物館旁,由典型西關大屋改建而成,是清末具嶺南特色的傳統

富豪住宅,是現存少數保存完整的西關大屋。

不過到訪時已經關門, 未能入內參觀…..



荔灣涌沿岸仍可欣賞道不少西關大屋的外貌; 當中亦有名人之故居。

荔灣博物館則位於龍津西路逢源北街,是一座以收藏、陳列、研究和宣傳荔灣歷史變化、

風俗為主的博物館,也是廣東省首家區級博物館。




館址原是民國初年英商廣州匯豐銀行買辦陳廉仲先生的舊居。

主樓為西洋別墅式三層樓房,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庭院佔地1300多平方米。

其坐北朝南,是一處中西合璧的園林式建築。




院門入口兩側為花崗岩西式門樓,愛奧尼柱頭承托拱卷門頂,院門四周建有圍牆。

內進是仿歐式的三層磚木結構樓房,首層入口設在西側,中間有圓拱型門洞,頂層圓拱

頂部為三角形山花。樓房為廊式結構,每層樓前有走廊,設歐式立柱。



二樓為平梁迴廊,設瓶型欄杆,三樓為拱卷迴廊,設鐵鑄欄杆。

首層鋪水磨石米地面,二、三層鋪木地板。

樓房西南面是庭院,有水池連通荔灣涌,西南角建有兩層西式小亭。


園內原有三座假山:一座名為獅子滾繡球、另一座名為風雲際會、一座已毀,

風雲際會臨近水池南邊,長有一株飛來榕。

1993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12月建成荔灣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博物館以嶺南特色的庭院、西式別墅建築及「石上飛榕」構成了獨特的景緻。

展館內通過文字資料、圖片、實物展示了荔灣區的歷史、文化的發展軌跡,

 

重溫昔日西關的風土民俗、特色藝術、繁盛商業……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