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腳一名最早相傳於清代,當地舊福延宮南邊原有棵茄苳老樹,商賈徒步來往彰化、員林途中,

必於此茄苳樹下歇息,再繼續前進,因而稱之此地為「茄苳腳」。

(李協利公厝)

相傳大正年間,有位日本皇族親王來台巡視,所搭乘的火車停靠茄苳腳驛站時,站長頻呼站名「茄苳腳」,

不巧茄苳腳恰與日語發音「下等客」相同,親王非常憤怒,詰問站長之後,才知道此地名為茄苳腳,而非辱罵,

於是親王便下令將不雅的地名做更改。

當時,在茄苳腳附近種有許多香花(樹蘭),因種花久具淵源,且茄苳(kadan)之台語發音與日語「花壇」

發音相似,因此在大正九年正式將「茄苳腳」更名為「花壇」,一直沿用至今。



白沙坑是茄苳腳庄最早開發的區域, 也因此發展出三大家族。

分別是新厝內「李協源」公號,埤底「李協利」公號,大厝內「黃和興義堂」公號。

「埤底」原為大片水塘,因八卦山沙土沖刷而下淤積於此,而形成沙洲,日治時期取名為埤島。




乾隆年間(1761) 李姓宗親在此建立聚落,而後改名為埤底,沿用至今。

李篤卿古厝位於花壇鄉長沙村禾田巷300號, 即在李協利公厝的左側 ……





古厝約建於大正十年(1921), 坐北朝南,為一正身與一院門之三合院格局。





正身明間祖廳保存傳統木雕格扇門,步口有雕鏤精緻的作抖、插角等木頭構建,

兩側稍間並留有交趾陶等建築裝飾。

可惜鐵門深鎖, 只得從外眺看, 又因內埕植生廣密, 更不容易看得真切…..







按: 李篤卿,字維恭,鄉人稱呼「台灣紳士」,是秀才李文勤之第三子,

生於清同治12年(1873),日治時代曾獲得台灣總督府授佩紳仕章。

李氏與台中霧峰林獻堂來往甚密,故林獻堂籌建台中一中時,亦捐獻頗多。

大正二年9月(1913)彰化公學校茄苳分校籌設期間,與唐焜煌擔任學務委員,

計畫所需校地、議價及籌募建校經費,監督建設。





昭和十六年(1941) 花壇公學校更名為花壇國民學校。

即今花壇國小之前身……

位處如此僻壤之地, 才得以被完整地被保存了下來;

是花壇鄉境內一棟極獨特又精緻的傳統民居。





另於公厝右前的田野之中,另有一完整三合院古厝,

聊以一記…..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