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一帶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活動場域,舊稱「半線」,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
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因居南北交通
要衝,每當民變動亂,首當其衝。之後地方官員植竹為城,略作防衛之用,因有「竹城」雅稱。
1683年,施琅攻台,明正朔亡,台灣進入清領時期,全台設一府三縣,此地隸屬諸羅縣管轄。
漢人較具規模的屯墾予焉開始,相繼有福建人施世榜、吳洛、台南人楊志申等,大事招徠閩粵移民,
以此地為中心向四周墾荒鑿圳,原有的平埔族部落遂逐漸被漢人移民融合。
康熙五十八年(1719)施世榜完成八堡圳,由鼻子頭引濁水經二水向西北至鹿港附近出海。
接著康熙六十年(1721)由黃仕卿所完成的十五庄圳(即八堡二圳)。
同期由楊志申在八堡一、二圳間所完成的二八水圳,一時之間沿渠聚落的發展如雨後春筍,
如秀水、花壇、埔鹽、埔心、舊社、二水等均為沿著渠圳發展起來的聚落。
清中葉以後,平原的開逐漸及於王功、大城、西港、台西等濱海之地…..
清雍正元年(1723),將諸羅縣中,南起虎尾、北抵大甲的百里之地,分出設立彰化縣,
這是彰化設縣之藁始。
彰化縣城則遲至閩浙總督方維甸呈請之後,方獲嘉慶皇帝的允可。
在當時的縣令楊桂森的捐俸倡導下,邀集士民林文濬、王松等出資捐助,準備材料,招集工人,
終於在嘉慶十六年(1811)動工興建,前後經過五年,於嘉慶二十年(1815)告竣。
城內東西徑為一里又十分之四,南北徑有一里又十分之三,幾為一圓形。
城中街位於今陳稜路和中華路之間,為清代彰化縣署所在之地。
今民生路230巷至永福街68巷,由於清代曾在此設外四汛,因而得名—小東門外四汛。
永福巷內有一紅磚造二層古厝,雖以成荒墟,山牆上仍保留一楊姓泥塑字樣;
說明此為昔日楊姓人家之宅院……
說起彰化地區的楊姓大戶人家,莫過於曾擔任彰化街長的楊吉臣家族。
楊吉臣(1854~1930)原名長安,臺中廳線東堡彰化街人。
姐姐楊水萍嫁與霧峰林家後代林朝棟為妻,結為兒女親家;
1896 年11月以協助日人治臺之功,敘勳六等,授瑞寶章,歷任保良局長、參事、區 長,
1897年得授紳章。(ps:死後葬於八掛山麓)
東門一帶歷來為文廟及縣署所在地;
也曾是大戶人家起造宅邸修建園林之處,知名的古月樓即位於此區之內,
由此古厝建築式樣看來,應建於日治時期,
想當然耳,能在當時營造此軒樓者,非權貴者無能為之。
由於資料闕如,
不知此一古厝是否與楊吉臣家族有所淵源?
臨近的街屋同樣展現其古拙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