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位於五福三路與市中一路交會處的天主教堂,

一百多年來,是當地民眾的信仰憑藉。




主教堂的整體建築造型仿歐洲哥德式教堂風格,並混合部分羅馬風格,參天聳立的尖塔,拱型窗櫺與玫瑰花窗,

呈現出哥德式建築風采,優美而華麗;

內部以七對柱子分成中殿及兩側通廊,而兩側夾層之間及天花板以交叉拱筋構成,

聖壇以八角環形的方式處理,別具特色美感。




正門上方有清時期奉旨碑,其左右兩側有教宗、樞機主教的牧徽。

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簡稱玫瑰堂、或以所在地名稱為前金天主堂,位於台灣高雄市的愛河橋畔

,創始於清咸豐九年(1859),為天主教會在台灣重新開教以來建立的第一座教堂,




也是近代台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現在為天主教高雄教區之主教座堂。



清咸豐八年(1858)天津條約後,宗教解禁隔年,由西班牙屬地菲律賓的道明會奉羅馬教廷令,

派遣會士郭德剛及若瑟二位神父來台傳教,

1859年十二月,郭神父以龍銀六十二圓購置當時前金靠海岸邊的一筆土地,以稻稈茅草簡單的蓋了

一間房屋,作為暫時棲身之處兼臨時傳教所。



1860年五月以「土角磚」改建傳教所並命名為「聖母堂」。

1862年約九月期間用二千五百圓以紅磚、咾咕石、三合土新建一座寬約三十尺、長九十公尺的正式

聖堂(現本堂),翌年完工,並自西班牙玫瑰省迎奉聖母像供奉,更名為「玫瑰聖母堂」。

 




昭和三年(1928)重建成今日文藝復興哥德式建築,雕飾華麗,是高雄地區最典型、最古老的教堂。

 

2001年在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票選中榮獲第一。



教堂最特別之處,在於正門門額懸有同治三年(1864) 慈禧太后所頒,准其傳教的「奉旨」石碑,

由兩位長翅膀的小天使共同扶持,為防仇教者進入滋事。




1928年改建為現在聖母堂時,石牌曾被深埋於土中。

1972年於聖堂前左側掘出(現玫瑰聖母亭),現立於聖堂前門上面。

(ps:另一塊掛在萬金天主堂)


幾度前往高雄,均未曾仔細停駐; 近來有緣造訪港澳諸多教堂建築,才重燃起對於它的興趣,

無緣於日間造訪,夜間的教堂其實有另一股的肅穆…..


(ps: 相機等級不夠,影像尚能接受)

告訴自己,下一回前往高雄一定要虔誠造訪,

盡情捕捉其建築之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