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濟宮位於基隆市仁愛區,是基隆市中心的一座廟宇,主奉開漳聖王,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
,又稱為聖王廟、聖公廟、聖王公廟等。奠濟宮與「基隆城隍廟」、「基隆慶安宮」,合稱
「基隆三大廟」,廟口夜市即以奠濟宮得名,並以奠濟宮為中心向周邊街道發展。
清代,漳州籍的鄉民在外木山一帶搭木造小廟奉祀原鄉的守護神開漳聖王,
開漳聖王即指唐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普遍為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託。
同治年間(1862年-1874),經過百年的開發與分類械鬥,漳州府移民取得了基隆港一帶,
而泉州府安溪移民則退守至七堵、暖暖。
泉州府安溪縣人信仰雙忠尊王(俗稱尪公),而漳州人則崇奉開漳聖王(俗稱聖公)。
每逢械鬥,雙方分別抬出己方守護神,吶喊助威以祈勝利。械鬥之烈,連神像都難保全,
甚至有「尪公無頭殼,聖公無手骨」的俗語。
傳說中尪公有個規矩:「尪公無過嶺」。
意思是說:尪公神像絕不越過獅球嶺。因獅球嶺以北,即是漳州人地界。
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板橋林家捐獻土地,基隆士紳張金發、賴武等人奉獻香火錢,
合作將原位於外木山之奠濟宮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旭川河)的右岸附近,
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
光緒年間(1884-1886)中法戰爭(西仔反),奠濟宮作為軍事據點,
卻因清軍疏失,引爆詭雷,造成廟貌毀傷。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5) 乙未戰爭期間,又因為抗日軍隊將奠濟宮充為軍火庫,儲藏彈藥,
卻管理失當,又因水雷爆炸,再度造成毀傷。
明治三十年(1897)地方人士決議重修,並將泉州府人所建,主祀水仙王的清甯宮作為後殿,
自此兩廟合併,也象徵不同族群之融合。
19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美軍轟炸基隆市區,奠濟宮受到波及。
民國46年、53年曾經二度重修,以臻今貌…..
廟宇三川殿部份仍是該廟最為可觀之處;
正門門楣可清楚看見昔日基隆街區長許梓桑之捐獻刻題。
門神彩繪為台南畫師世家的<陳壽彝> 所繪製。
奠濟宮右側並立有基隆市文豪李石鯨撰、蔡三恩揮毫之【奠濟宮重修碑誌】
及【奠濟宮改築諸善信喜捐緣金芳名】兩座碑記,記載大正年間修建之沿革…..
另於奠濟宮左側議立有一石碑,上書:「開閩第一」。
對於此碑來歷,個人覺得頗有疑義有待釐清….
此碑書寫開閩第一便有爭議,一般大家所熟知的開閩王多指<王審知> 其人,
王氏後代亦常以此書寫於宗祠廟堂之上,以彰顯其先人之偉業;
這與陳元光被尊稱為開彰聖王,可說是不同一件事,
再則此碑題記的時間為明治二十九年九月, 由基隆要塞(殘泐, 指揮所?) 具名,
話說當時,臺灣總督府剛完成全臺掃蕩的軍事行動,即立下此一石碑,
個人認為應是其歌功頌德之作?
(其原先可能不是設於此處, 而是設於原基隆要塞指揮所或舊基隆海關一帶;
因為該處曾做為最早的臨時總督府使用)
(之後拆除舊建物時,被人移至奠濟宮前,卻陰錯陽差? )
由此也可看出,日本帝國的野心勃勃,因為併吞了台灣,
不過是進軍福建,甚至是中國華南地區的第一步罷了。
經查<北部碑記圖文集成> 中並未對此有所著墨,
大致也是不清楚其梗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