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名稱之由來還有一個說法,是由古時居住於雞籠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的音而來的。
命名者將Ketagalan去掉taga,譯Kelan,為雞籠(台語發音)。這個說法有其真實性,日本學者
安倍明義的《台灣地名研究》,就是採用此說法。

基隆市的轄區原本是屬凱達格蘭族的大雞籠社,
公元1626年西班牙人進據,稱基隆一帶為Samtisima Trindad,並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avdor
於社寮島上(今日的和平島)。


當時,基隆地區已有漢人的聚居地,西班牙人稱之為Parian
1642年九月,佔據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而佔據之。
明鄭末年,也曾經為防範清國入侵,派軍駐守雞籠,基隆則屬天興縣所管轄。





康熙十六年(1683),清廷佔領台灣。康熙中、晚期,漢人開始從淡水、八里等地登陸,移墾台北盆地。
到了雍正元年(1723),始有福建漳州人由八里移居基隆牛稠港、虎仔山〈今中山區中油油庫附近〉
一帶,並在基隆港南岸建崁仔頂街〈今仁愛區新店里〉,成為基隆市街的源起



乾隆年間,陸續又有新店街和暗街仔街〈今仁愛區新店、文昌里附近〉的形成,市街逐漸繁榮,
移民也逐漸多起來。




嘉慶年間,基隆的開發進入繁盛時期,此時台北盆地大致都已開發,隨著宜蘭平原的開墾,
從基隆經三貂嶺進入宜蘭的道路打通,基隆交通地位日漸重要。





光緒元年(1875)清廷設台北分府通判於雞籠,掌理煤務,
並將雞籠改名為基隆,以寓「基地昌隆」。






不過基隆真正邁入繁華、現代化應於日治時期。
日治初期日本人積極籌建基隆港,尤其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縱貫鐵路貫通後,
基隆築港工程全面展開,使得基隆迅速崛起,成為北台灣重要門戶



對照明治三十八年八月由臺灣總督府民政不土木局所調製的「基隆市區改正計劃圖」,
在新規劃如旗盤般的街道中,依稀可見清代時之舊街道 …..




清代時期的舊街道一如其他地區 , 多是狹窄且曲折 。

清楚可見昔日之舊街主要串連當時的廟宇: 如代明宮, 慶安宮以及奠濟宮等 ,
只是時至今日, 已多轉化於市區街道旁 , 穿行樓房之間的窄小巷弄 。




代明宮創建於清咸豐十一年,為基隆最早之佛堂,原名「源齋堂」,對外稱太陽媽廟。
主祀釋迦牟尼佛,左邊為阿彌陀佛,右邊為藥師如來佛;

二次大戰飛機轟炸基隆港,正殿遭炸毀,光復後重修,一樓作為市場收租作為宮廟費用;
廟則建在二樓,且將太陽、太陰日月二神扶正,改名「代明宮

代明宮前的巷弄中(孝三路30巷)保留了數棟紅磚造的街屋…..




穿過慶安宮的廟埕,這裡也是昔日官道的中間點…..

位於慶安宮旁的崁仔頂街(孝一路),也聚集了一些磚造街屋,




裕成魚行」的前身為「陳泰成魚行」,日治時代已經成立,是崁仔頂最早的魚行之一,
約在大正年間成立,成立的明確年度已不明。





戰後陳泰成魚行分家為三,陳泰成商號的名稱從此未再使用
房陳成的後代成立「源成魚行」;二房陳財後代成立「正泰魚行」;三房陳天賜
後代成立「裕成魚行」,此即陳壬貴先生所成立的魚行。





這些街屋多為二至三樓磚造建築, 無疑都是日治時期之後所建造。

跨過昔日的外石硬港(今旭川河,已加蓋成明德商場)



隱身於巷弄中(愛三路49巷)的福德宮,建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已有160多年歷史,
廟宇雖然不大,卻在形制上隱然透出其歷史意涵。




小廟坐落在三條巷子的輻湊之地,
可以想見昔日攤商生意興隆,路人摩肩擦踵景況。




在愛三路54巷內也意外發現一棟磚造樓房…..





其餘多數的舊街已與一般市區巷弄無異,
陰暗窄小很難讓人跟昔日的官道相提並論。

至於在主要街道上日治街屋,則散落於各街道,

另篇再一次鋪陳吧?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