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町為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域之一,位在新公園之西,也就是今中正區的衡陽路、寶慶路
、秀山街之全部及博愛路、延平南路之一部均在町內,衡陽路在當時的街名即為「榮町通」。
榮町可說是當時台北最繁華的區域,因而有「台北銀座」之稱。

榮町發展甚早,在清代的西門街與石坊街時代,是台北城最熱鬧所在。



日治之後,分屬西門街、府前街、文武街等地段;大正十一年(1922)實施町制後劃歸榮町,
1930年代更為繁盛,當時榮町的商店多由日人經營,被本地人視為高級購物區。



周邊區域大多為仿巴洛克式建築的商店市集,茶莊、醫院、銀行、書店等櫛比鱗次,






慶祝始政40年之際,台灣總督府舉辦台灣博覽會的衡陽路街景,右側飾滿燈泡的建築即為
當時的菊元百貨,位於今博愛路、衡陽路口,為當時最高的民間建築。







身為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為一層鋼筋水泥建築物,在昭和三年
(1928 )動工,費時 4 年完工,其高度在當時商業大樓中,可說是傲視全台。



戰後,上海的綢緞莊、銀樓等商店進駐台北榮町。
昔日的菊元百貨已易主為國泰世華銀行;



至於創立於1945年的中華西藥行、賣南北貨的伍中行至今仍屹立不搖。
 
位於公園出口前的公園號是醒目的街屋建築…..旁邊有還有數棟街屋;



重慶南路(昔日為本町通)與衡陽路口的金石堂書局, 以及Starbucks 咖啡門市仍可見
其昔日建築架構。

位於衡陽路博愛路口的伍中行、全祥茶莊、掬水軒等四連棟街屋,明治四十三年(1910)
因洪災進行市區改正而重建,
立面採四柱三窗,佐以精美洗石子、泥塑裝飾,反映殖民
建築仿歐洲文藝復興的時尚特徵。


經專家鑑定後認為建物騎樓立面保有歷史與產業特色,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尤其衡陽路58號的全祥茶莊,擁有仿歐式建築的的鐘樓、拱廊及華麗立面,
21世紀的今日都會中仍顯得格外搶眼,無疑是舊街上的明珠….





臨近原台北信用組合(今合作金庫)對街,零星幾棟留存有立面山牆的街屋。

與衡陽路平行的沅陵街,在巷口部份也有若干街屋殘存…..






初時,沅陵街並沒有特定的商業模式,而是呈現多元化的商業色彩。

入夜之後,騎樓聚集許多特色小吃,老上海頗負盛名的美食店都由此處發跡,
當時黃包車停滿了沅陵街旁,載滿了來自各地的食客。





1945
年後,由於城內政府機關與軍方單位林立,商業型逐漸改變。

最初,聚集許多販賣進口物品的店鋪。之後由於鄰近機關政府逢年過節的應酬送花,
1960年代,沅陵街聚集許多花店,最盛時,高達十餘家。

60
年代後,花店逐漸外移,被鞋店與服飾店取代,鞋店街的形象逐漸在1970年代確立。



基泰國際商務特區在新建之初,也搭配了仿巴洛克風格的山牆及雕飾,
讓整個街坊保有些昔日榮町的舊街風貌。

至於博愛路(昔日為京町通),留下來的街屋可說是寥寥可數…..

衡陽路保存街屋不同建築型態及特色,

代表了日治時期及戰後臺北城內商業發展史上之印記。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