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之西本願寺為當時臺北乃至於臺灣最大之日式佛寺,與東本願寺、臨濟護國禪寺
、曹洞宗佛寺等共同為當時重要佛寺之建築代表,戰後基地曾為軍方與警備總部使用,長久
以來又有包括大陳島民、聯勤被服廠及中南部移民棲住,具有歷史及宗教學術之意義。

數年前(2005)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古蹟。

當時市政府準備要拆除中華路一段「萬華406號公園」預定地上違章建築,卻赫然發現這片
違章建築裡隱藏著一座日本佛寺及其附屬建築的殘跡,部份建築還保持完整。



 

於是市政府文化局趕緊邀請古蹟專家進行現場勘驗,專家評鑑結果認為具有古蹟保存價值,
決定拆除作業暫緩,以進行古蹟搶救,不料此時,卻又突然發生火災,殘存的舊建築又被
燒得更殘破。

最後,市府仍決定將殘存的西本願寺遺跡指定為古蹟。





西本願寺遺跡包括了本堂台基、參道、御廟所平台及地窖、輪番所、鐘樓及樹心會館等。
其中樹心會館及鐘樓被登錄為市定古蹟,其餘的遺跡則被列為歷史建築。




 

西本願寺,正式名稱「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是最早進入台灣的日本佛教宗派。

1895年,日本領有台灣,本願寺派的僧人即隨軍來台佈教,當時主要的任務在撫慰出征的軍人
、照護軍士傷患、為亡者舉行佛教葬禮,以及護送亡者遺骨返回日本等。





明治三十四年(1901),本願寺獲得日本政府核准,在現址附近建立起臨時本堂、集會所、
宿舍等,稱為「台北別院」,以弘揚佛法。


創建之初,寺院東側的台北城城牆(今中華路)尚未拆除,有鐵路及水溝經過,
因此寺院入口設在今西寧南路的方向。



後來因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計劃,西本願寺部份院區位於道路用地上(今長沙街),
於是購買長沙街南側的土地,陸續增建寺院規模。

大正十一年(1922),御廟所、鐘樓、樹心會館完工;大正十三年(1924),輪番所重建落成;




昭和六年(1931),規模宏大的本堂正式完工。
總計前後經過30年的擴建,西本願寺成為當時台灣最大的日本佛寺。






戰後,西本願寺為國民政所接收大批軍隊及軍眷跟隨來台,西本願寺的院區成為安置
第六軍團眷屬及退役軍人的眷村,名為「中華新村」。

民國43年,政府將西本願寺的本堂交給「中華理教總會」使用,名為「清心堂」。





民國64年發生火災,本堂的木造大殿及其旁的御廟所全數被燒毀,
僅剩台基、石階及部份欄杆而已。

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
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並名為「萬華406號廣場」。




鐘樓於大正十二年(1923)落成,今尚留屋架、有普拍枋、雄碩斗拱等木結構特色。
在建築構造部分,據史料記載為御廟所所剩之建材,為臺灣所產之槻材。

鐘樓仍清晰可見舊時之木構造及斗拱原貌,並有桅樑外突,疑似舊時懸掛梵鐘之用。

樹心會館原為真宗本派本願寺之會館,當時本願寺為因應傳教所需,急需一棟作為
演講會場及各種活動之集合場。於興建御廟當時附帶興築。





建築主要具有大正末期紅磚建築的特色,紅磚及施工品質精緻、典雅。
建築構造仍維持日治時期的形式,主要以日式木構桁架及清水承重磚牆所構成。

在清水磚牆部份作有台基,為一皮磚造且做洗石子裝修面,並設有通氣孔。

整建後的輪番所亦呈現其平和的氛圍…..

經過多年的規劃及整修,廣場已於近日完工,

並定名為「西本願寺廣場」,即將對外開放。









0

2 留言

  1. 路人 2013 年 4 月 24 日 於 下午 5:48

    希望有朝一日,西本願寺的本堂能重新屹立在廣場內!

  2. 路人 2013 年 4 月 24 日 於 下午 5:48

    希望有朝一日,西本願寺的本堂能重新屹立在廣場內!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