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裡大社聚落位於豐原交流道附近,行政區劃上屬於神岡,事實上離豐原很近,聚落東界剛好是
豐原的界線,西邊距離神岡市街反而有四公里之遠。清代岸裡大社的「番王」就住在這個村中……
十七世紀漢人來此開墾的時候,這裡原是平埔族中巴宰海族的社域範圍。


岸裡大社」分成九社,為大社、岸西社、岸
東社、岸南社、西勢尾社、麻里蘭社、翁仔社

葫蘆墩社、岐仔社,另外再加上阿里史社、樸仔籬社、掃涑社、烏牛欄社,共計十三社,



最大的聚落為神岡岸裡社,也就是在岸裡國小前後左右一帶,現稱為「大社」一帶…..



岸裡社原居於大甲溪北岸的麻薯舊社今后里舊社),清初的時候,岸裡社領域擴至大甲溪
南岸,
並大舉南遷,發展為新
且是最重要的聚落。


岸裡社之崛起與其歸順朝廷及大力漢化有關。
康熙三十八年(1699),岸裡社協助平定吞宵社(今苗栗縣通宵)
之反叛。
康熙五十四年(1715),阿莫率岸裡、烏牛欄等五社歸化清朝,同時
被命令為土官。




岸裡社長期效命清廷,參加之重要
戰役有: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事件、雍正九
至十年(1731?33)大甲
社等西部平埔番反抗事件、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等。



清廷為酬答岸裡社,賜以大甲溪南之地。乾隆二十三年(1758)岸裡社民獲賜姓「潘」
此外,岸裡社在土官<潘敦> 的領導下,與漢人(如
達京)合作開發台中盆地,甚至於招佃
開發屯墾地,對中部的開發貢獻甚大…..

大社」地勢高亢,雖然北邊瀕臨大甲溪,但無水患的威脅。
清代時期,整個村子四周建有圍籬,並且設立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現今已經看不到。
據說大社通事潘敦舊宅,就在西門附近,本地人俗稱為「通事宅」,原本規模很大,迄今只留
大廳堂部份而已。

可惜此行並未尋獲。


有一件重要的文物叫做「岸裡大社文書」,是清朝時潘家留下的契約文書;

原件在台大圖書館,有些在台灣博物館常態展出。
很多人藉由這套文書了解平埔族與漢人
在開墾時的族群關係。

清乾隆年間,福建漳州人廖舟等進入墾荒,引大甲溪水灌溉耕墾


雍正十年(1732)來自廣東大埔的<張達京> 來到這裡,適岸裡社遭逢瘧疾侵犯; 因張達京
略通醫術,治好族人,所以阿莫土官將女兒許配給他。

張達京遂以通事身份, 與潘敦相輔相成, 逐漸接收了岸裡社在地方的勢力…….




雍正十二年(1734)張達京以岸裡大社通事身分出資成立懇號,從中國大陸徵募

秦、姚、廖、江、陳等墾戶,合組六館業務,出資鑿葫蘆墩圳,築埤於樸仔籬口(現在

萬順宮後),引大甲溪水灌溉農田,後來陸續開鑿多條支圳。




終於取而代之, 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墾首 ; 潘家因此而沒落 ……

社內留有一處潘家墓園 , 以及一間頗有歷史的「大社教會」, 見證其歷史緣由。



聚落裡的三合院及土塹牆遺構 …..


岸裡國小前身為日治時期葫蘆墩公學校大社分校,大正七年四月一日獨立為岸裡公學校

第一期校舍於大正七年開始興建,昭和五年增建磚造廁所、教室、辦公室等,
原本後方還有二列同式建築,因空間重新規劃業已拆除,目前僅存面對校門的一排。



校園內還保存三座清代古碑現存於岸裡國小東側古碑亭中。




碑記主要記載: 雍正十年(1732)張達京偕同漢人組成六館業戶,興修水利,
大量開拓以來,然而在墾拓上經常發生灌溉取水糾紛,故官方特立石碑,約束彼此遵守,
以避免糾紛再度發生等云爾。




 

學校更利用古教室規劃「岸裡文物藝術館」,

展覽內容分為岸裡社開發史要包含岸裡社名稱由來、社群的組成和分佈、組織制度
、歸化經營、土地之開發、岸裡社之漢化與遷移外,還展覽一些古文書、老照片及有關
書籍等文物。




民俗文物則包含飲食器物、衣服飾物、宗教禮俗、文房器物、籐竹器物、農村器物等。


校門口花圃內還留有一塊遭塗刻過的石碑,

原刻內容已不復遍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