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覺禪寺」位於台中北屯區的健行路上,建於昭和二年(1926) 的「寶覺禪寺」是日治時期留存
下來的佛寺,不僅擁有日本風味的庭院,庭院內並留有許多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遺跡…..
寺院內主要供奉釋迦牟尼、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三尊佛。


寶覺禪寺原由妙禪法師的師父—福建興化後果寺<良達法師> 來台倡議為振興臨濟宗而發起募建,
妙禪或基於師父的慈命,努力奔走勸募和詳加規劃,經歷三年才將大雄寶殿落成。




妙禪法師在寶覺禪寺落成以前已經東渡福建,在雪峰掩關三年,又經五年的遊歷中國名山古剎,
之後又曾遠渡日本參訪東瀛名所,且獲得京都臨濟宗大本山管長授與開教使之職,並榮任台灣
南瀛佛教會教師之職。

: 妙禪法師 (1886-1965) 新竹人,早年浸淫於儒家經典,精於琴棋書畫,詩詞藝術,文采風流,
中歲以後棄儒從佛,
渡海參學,足跡遍及中國大陸、日本、南洋、印度,歸台後創
建佛寺,
彰顯楞嚴、法華義理。






妙禪法師所創建之佛寺包括: 獅頭山金剛寺、水濂洞、北埔金剛寺、台中寶覺寺、新豐鳳山寺等。





 

「寶覺禪寺」的建築來看,正殿 (大雄寶殿) 為日式佛寺特有的鼓樓起脊式建築,
殿前有兩隻象徵佛祖前世的白象石雕,莊嚴且雄偉 . . . . .




正殿西邊有友愛鐘樓、和平英魂觀音亭、靈安故鄉慰靈碑,東邊則是德堂、彌勒佛塑像,
其中在頂端安置了日本人所贈送重達一千台斤的大鐘的「友愛鐘樓」,以及全身金色高達
七層樓的「彌勒佛塑像」,都是來訪的遊客駐足拍照的地方。




除大雄寶殿外, 多數建物為光復之後所建 . . . . .



大雄寶殿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的建築物,正面五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由於上簷和
下簷間四周均開窗,外
 觀看來似是二層建築,但內陣實際僅一層。



就如傳統建築一般,整棟可分屋頂、屋身和基座三部,基座高約不到一公尺,屋身從地板到上簷
橫樑高度約六公尺,加上正脊的高度則在八公尺以上。



大殿為正面三開間,進深三開間,
除了牆柱和門柱之外,殿內尚有四根金柱,以
撐住屋頂及八角形華麗的藻井。

明間供奉釋迦世尊像及阿難迦葉尊者立像,像前懸有昭和己巳年所題的匾額。



次間則供奉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巨像

四周各有石柱六根,立在石階基座之上以支持下簷,形成迴廊,前廊的石柱下方上圍
柱頭以棕梠
葉狀做成作蓮式後飾,簡潔而典雅。


三開間的木框玻璃門均以軌道式的左右接曳為開關,那是不同於閩南傳統式大門以軸心

百葉式的開關,正中門楣上伸出七支斗栱,以擎住前梁,天花上有八角形法輪為飾,
一如內陣前間藻井,頗饒趣味….


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脊平直,黑瓦覆頂,牆面則採用紅磚,深受當時風格影響

為了妥為保護, 如今在其外圍增建新殿, 形成殿中有殿的奇特現象。




地藏殿前方為「日本人遺骨安置所」墓園,議為日治時期即留存之遺跡。






就全寺已建的殿堂布局而言,寶覺禪寺較傾向於日式廊院式的格局,
而非一般中國叢林建築的中軸式的配置。

這當然也受到當時時空上之限制…..

彌勒佛雕像前的庭園廣場,稱之為「同心公園」。



庭園內保留了一些日式石燈籠,使整個庭院有呈現著濃濃的日本寺院風味,

近年整建後,

整個寺廟變得更純僕而且更為平易近人。

(部份資料引用自: 古今寺廟巡禮)

 









0

2 留言

  1. hrjid 2013 年 5 月 10 日 於 下午 10:04

    母親節到了 祝天下媽媽都快樂

  2. hrjid 2013 年 5 月 10 日 於 下午 10:04

    母親節到了 祝天下媽媽都快樂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