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古厝座落大樹鄉21號省道旁,姑山村的姑婆寮頂。由於隱藏於山林之中,保存十分完整。
古厝雖沒有燕尾翹脊、雕樑畫棟的花俏,也沒有舉人旗座、欽賜匾額的光環,但其厝身古樸、
壁飾溫雅、結構簡單,是台灣難得一見尚保存完整的傳統民居。
姑山村山頂平原是大樹鄉最早開發的村落,大多以栽種鳳梨、果樹、養豬為主,
莊家係以此勤奮起家。
莊家堂號「天水堂」,子孫已綿延到第六代。
古厝係傳統「七包三」合院格局。
但由前後埕護龍宅身不同年代的建材(磁磚花樣與磨石子),可以窺見並非一次建構而成,
乃先建後堂正身護龍的三合院型式,再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增建前廳前埕合院,成為
今四合院之風貌。
古厝是<莊清標> 兩兄弟致富後,聘請唐山名匠蓋大厝; 建材除砂石外,全部由福建運來,
從清末年間歷經數年,直到日治時期才興建完成。
院牆的書卷竹節窗、護龍精緻的裝飾,
都反映出深厚的文化素養,以及立志書香的傳家氣節。
護龍山牆上精彩的剪黏…..
門樓為莊家古厝的第一門面,單開間的形式,秀麗而不俗艷,飾有「壽」字之磚砌窗,
原有的壁堵應施有彩繪,後因年代久遠而褪去色彩,門頭堵上有獅子銜劍之泥塑,院門
後題有「景星慶雲」,語出自明代方孝孺,比喻吉祥的徵兆。
開闊的磚埕,襯托出前廳的氣勢,額題「天水堂」,共三開間,
廳內供奉的是關聖帝君,牆基為卵石砌,而門兩側裙堵以圖案鮮豔的瓷磚綴之,
為日治時期十分流行的裝飾。
背面裙堵有瑞獸的泥塑,昔日彩繪顏色已褪去許多,較為可惜。
莊家古厝無論房門或員光都有橫匾,或是精緻的扇形及書卷匾,題的都是吉祥
字句和文人詩詞節錄的雅句,除了裝飾的意義,更有教育後代的效用。
如「五福臨門」、「百福駢臻」、「南山當戶」、「富貴春」、「福祿壽」等。
最大特色是古厝所有的壁畫彩繪皆出自<陳玉峰> 大師的手筆,增添不少丰采,
可見當時主人對這座宅第興建的重視,特別聘請大師來彩繪,
而這些,正是莊家古厝獨特之處…..
(部份資料引用自: 地方行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