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舊礦山一里,也是宜蘭線鐵路必經小站,基隆河上游西岸南北狹窄
溪谷中,早期以開採煤礦黃金山城,經由瑞芳往102公路再轉入北37公路,沿員山子分洪入水
口來到侯硐,眼前就看見矗立於一旁的瑞三礦業廢棄了的選煤廠殘跡…..

侯硐舊名『猴洞』,相傳遠古時候附近的山壁佈滿洞穴,而且棲息著大量獼猴而得名,



侯硐車站是平溪線煤礦的出入總匯,有些平溪線列車以侯硐站為起訖站。
大正九年(1920)127日瑞芳、猴洞段鐵路開始營業,民國5141日改站名為侯硐。



侯硐車站隸屬於平溪線,平溪線則是專為運煤而鋪設的,
曾經因為煤礦而繁華不已,如今更多的人搭盛著火車到這進行尋幽訪勝之旅。





侯硐車站外有古早味的甘仔店、古早麵攤,年節期間,街道顯得無比熱鬧。
車站旁的低矮建築,屋頂仍覆以黑瓦,保留了侯硐聚落的時代氣味。

停車場旁的遊客中心,其前身應為礦場的事務所一類的建築…..



簡單的建築語彙,仍可看出些日治時期的風格。




走近荒廢的選煤廠,觸目所及,皆是廢鐵殘壁,時間的摧殘讓馬達齒輪鏽蝕嚴重,
斑駁的廢鐵質感, 反而隱約可以感受到當年洗煤、運煤的風光時代。




瑞三煤礦前身是日治時期顏雲年與日本人木村久太郎合辦開採的久年二坑」。

開採之初僅支援金瓜石、九份地區所需要的燃料。不久,雲泉商會開採大粗坑煤礦、
成立基隆會社,此坑即被併入會社,之後改名為「基隆會社瑞芳三坑」,
也是日後「瑞三煤礦」名稱的由來。





之後瑞三由煤礦聞人李建興向基隆會社包租,光復後在短暫移交工礦公司後,
民國38年李建興即向工礦公司承購礦業權,一直到
民國79年收坑為止。

維持了將近70年的光景…..



游走週遭見殘牆敗瓦,可見早期使用選材就是採用當地礦石,看來堅硬無比。

由橋邊樓梯而上,觸目所及,亦皆是廢鐵殘壁,






運煤專用的橋上安置著運煤車,
橋上遠眺這依傍著基隆河的山城小鎮—侯硐,是超好的視野!



運煤鐵橋,一般人稱它為三層鐵橋,橫跨基隆河與一棟三層樓高的選煤場,
是大正九年(1920)春配合平溪線的通車,
為方便運煤而設計興建完成的。


侯硐地區昔日以煤礦為主要生產活動,
所以留下來的遺跡自然就成為觀光的資源。





市政府從侯硐的現有資源出發,依「煤礦生活園區」之概念,以瑞三選煤廠為核心,
整合現地保存仍稱完整的礦業遺產、基隆河谷地景生態、聚落空間形式、鐵道系統、探礦
記憶、礦區常民文化等地域資源,發展成的網絡式煤礦生活園區,

以現地現況保存的概念來傳述侯硐的發展史,進而振興日漸衰頹沒落的地方經濟。

進而成立了「煤礦博物館園區」。



跨過天橋穿過鐵道上方,進入車站旁坡坎上的聚落….


貓村」已成為侯硐聚落的另一個代名詞;




起初這裡的人家養了一些貓,但都只有零星兩三隻。
但貓不斷繁衍,後來竟多達50隻以上,因負擔不起貓飼料費用,只好放養過多的貓。


隨著侯硐貓村的盛名遠播,似乎讓這些貓有了登台演出的出路

眼看著野貓逐漸擁腫,眼看著貓越來越不怕生, 膽敢大辣剌地在遊客的鏡頭下慵懶自在,


真不知是否為好事?

愛貓的人或許癡狂,
但改變了原有的生態是否該加以深思?


就讓我們保有如同山城未熱絡之前的那一份赤子之心,

來親近著這原本就純樸平實的小鎮….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