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舊名水返腳,曾是基隆河沿岸重要的貨物集散與轉運站,早期汐止對外貿易大多倚賴水路交通,
淡水河的大批船隻能航行到老街旁的牛稠頭。在清乾隆年間即已成庄,稱為「水返腳街」,即今之
中正路。中正路是汐止最早開始發展的一條商業街,素有「汐止第一街」的美譽。
汐止中正路不若其他縣市的中正路多為通衢大道,其實是一條蜿延曲折的小路…..
中正老街目前仍留下許多歷史空間,使得老街仍深具地方特色。
老街的特色在於街道方面,沿街部分仍保持著清朝及日治時期的傳統建築與生活的型態。
身為汐止年代最久遠的聚落,承載著汐止人文發展的歷史意義,
也是汐止極為重要的文化資產。
汐止早期是平埔族分支之凱達格蘭族「峰仔峙」社的聚集地。
為了沿用當地名稱之便,漢人初墾即以平埔族的原始地名音譯為「峰仔峙」庄。
漢人移民多來自中國廣東、福建的泉州安溪移民為主;由於漢人大量移入,平埔族居民逐漸
移居基隆河北岸或與漢人共同墾植開發,因此峰仔峙社原住民逐漸受到漢化,至今已找不到
昔日社群活動的蹤影,只有留下的舊地名中,留下蛛絲馬跡。
汐止的十三分(現白雲里)丘陵地聚落,由於氣候適宜茶葉種植,因此十三分地區,和大坑溪
一水之隔的南港區舊莊里,成為整個文山地區包種茶的發源地。
在汐止經營茶葉致富者也大有人在,如黃建順、李萬居家族、人稱蘇大老的蘇樹森(松茂)等,
都是以經營茶葉致富,到了下一代更因經營礦業有成,進而成為汐止當地首富。
日治後,為了工業發展需求,在平溪、瑞芳、汐止等地大量採煤。
汐止地區則以基隆河北岸的北港丘陵區煤礦開採最豐富,因為煤礦的大量開採,致使汐止的家族
因煤產致富及擁有豪華宅院者如:周再思、蘇爾民、高水、潘炳燭等家族….
也因此在汐止興建了許多豪邸, 如今成為老街上最深刻的印記。
中正路上原有煤炭大王蘇家的「蘇勝德」大正型洋樓﹑大同路上的兩層樓大正型蘇少爺邸宅,
以及茄苳路上的周家大正昭和混合型花園洋樓「斯園」;如今都已然拆除殆盡。
火車站前後原本有兩間蘇家古厝。前站的蘇厝還在,後站的蘇厝則已拆毀。
站前蘇厝原是<李萬居> 先生所擁有的古厝,後因李家家道中衰,古厝便由蘇家取得。
這棟古厝建於大正年代,彷廈門、汕頭一帶的洋房建築風格,樓層高二層,樓上樓下的迴廊
設計,是一大特色。褐色的磚石、對稱的優美拱門,使這座位於汐止火車站前的大厝,散發
出迷人的美麗滄桑,
更難得的是,這座大厝維持的相當良好,大厝前有庭園,有外牆與馬路接壤。
原後站蘇厝屋主為<蘇爾民>,人稱「蘇大少」。可惜已拆除改建成大樓….
如今後站的出口處的空地上,只剩下一塊廢棄的山牆雕飾和一小段拆下來的殘牆。
再說水碓街上的建順茶行,亦有百年歷史。
黃家遷台第一代祖黃敦釋,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自福建安溪渡海,從淡水沿基隆河至
水返腳(汐止)。
光緒十一年(1885),黃敦釋的子孫黃德玉在汐止創立「建順茶棧」。
茄苳路上的周再思「斯園」也已拆除變成臨時停車場。
所幸在巷弄內還保留一棟美麗的古厝….「蔡丁公堂」。
「蔡丁公堂」原為「潘炳燭古厝」。
當地人稱「潘厝」,只是如今洋樓已不是潘家所有。
潘厝洋樓正面女兒牆上華麗的巴洛克泥塑裝飾極為優美,這正是典型的日據大正時期
的建築風格,曾經流行於台灣各地的街道樓房。
潘炳燭可說是大有來頭,他曾當過平溪庄庄長,擁有平溪最早的開礦權,後因開採不易,
而將礦權讓與日本的藤田組。藤田組也因交通因素,遲遲未能順利開採。後來,潘炳燭
說服藤田組與顏雲年合資,組成「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台陽礦產株式會社」前身),
合作採礦,並修築平溪線鐵路以運送煤炭,而開啟了平溪的繁榮契機…..
從火車站到禮門街這一段短短一千公尺的中正路,是昔日水返腳的發祥地,
也是汐止聚落發展的主軸。
老街中不乏超過三代經營的老店,
如:蔘藥行、醫生館、香舖、棉被店、布商、茶行、米店、打鐵店、百貨行、冰廠等,
使得老街目前仍為深具特色的生活場域。
走一趟汐止老街,追憶昔日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