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投東南方丹鳳山其一小丘,上面有巨岩大石巍然聳立,其中一塊巨岩上,供奉日本高野山
請來臺的弘法大師空海像,另一邊巨岩供奉不動明王像(大正十一年增建),這裡就是弘法大師巖
俗稱為大師岩大師山。 

丹鳳山,因丹鳳岩而得名。
日治時期
這座山曾遍植松樹,被稱為「松葉山」,又因紀念弘法大師,所以又稱「大師山」。




從丹鳳岩前行,山路平緩好走。周遭則林木稀疏,目前正進行植物復。



前行約五分鐘,在步道標誌約2300M附近,左側有一條小徑,可通往弘法大師紀念碑

路口沒有任何指標,兩旁則有繩索圍繞著貧瘠的復育地。
繩索懸掛著「護育區域,請勿踏入」的牌子。



轉入小徑,通過小段芒萁路,約一分鐘,鑽進林中,驀然出現兩、三塊矗立的巨岩,
弘法大師紀念碑
就位於巨岩區的入
口處。


紀念碑上寫著娟秀的漢字及日文草書,內容是一首和歌(短歌),
字意如下:
遠望只見鄉里的草木和花, 大師之山光輝閃耀。






立碑者為「台北茶榮講中」,是當時某宗教團體。

紀念碑附近的巨岩壁有一鑿出的方型神龕。





其下方有一長方形壁碑,開頭主文被塗掉幾個字,其後有兩列捐獻者芳名,都是日人
從被塗抹的殘跡判斷,這座神龕的立碑年代可能是明治四十三年(1910),
原本應是供奉弘法大師。




這個巨岩的背面,有另一塊巨岩,上面也鑿出一座神龕,供奉波切不動明王
其下方有捐獻者立碑,年代為大正十五年(1926),附近有洗
石子的石欄杆。

台基周邊斑駁的階梯旁立有石燈籠之殘跡, 隱約可見其輪廓…..







按: 弘法大師就是知名的空海和尚,他曾於西元九世紀初前往當時中國的唐朝取經,
後來發明片假名文字,對於日本宗教及文化具有深遠影響。

空海和尚圓寂後,日本天皇為表彰其貢獻,尊其為「弘法大師」。






至於波切不動明王的由來則是相傳弘法大師自唐朝學成後,由上師惠果阿闍梨親自
雕刻不動明王念持佛像,贈予大師,一行人歸返日本途中,乘船時,遭遇暴風雨

大師即向不動明王祈禱,應時,明王顯聖,揮劍斬平波浪,護佑大師等人平安返回日本,
故稱此尊為波切不動明王,




本尊靈驗應心,至今仍供奉於日本和歌山縣高野山南院。

近年大師岩周邊遭部份信徒纏繞布條,時日一久反成其雜亂,







單純的大師岩反而更加莊嚴, 不是嗎?


(部份資料引用自:  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