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北投社居住之地,後來清初漢人前來北投開墾,稱之為八投;
北投溫泉源頭為林泉內里和湖山里,日據時期發現即在地熱谷一帶,北投溫泉區著名的溫泉指
的是地熱谷溫泉、行義路溫泉、鳳凰溫泉、龍鳳溫泉、湖山里溫泉等等地區。
但最令遊客留戀的區域大多集中環繞在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周圍的
中山路、光明路、新民路、泉源路等地區。
北投溫泉位於大屯山系下熱泉所在位置不同,因此擁有不同的泉質與色澤,
泉質大約有白磺、青磺、鐵磺三種。
1894年,首位在北投溫泉開設溫泉俱樂部的是德國硫磺商人奧里(Ouely)。
翌年(1895)10月10日,角田秀松海軍少將及仁禮敬之台北縣書記官,赴北投視察溫泉。
17日,水野遵民政局長等人在出席士林舊街國語學校開校式後,亦到北投視察。
11月,總督樺山資紀視察該地,在現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旁的北投溪,漸漸形成湯瀧浴場。
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了天狗庵旅舍,是臺灣第一家溫泉旅社,
(ps: 2010年天狗庵舊址改建為加賀屋旅館)
明治35年(1905)平田源吾募款建成普濟寺,供奉湯守觀音保祐當地溫泉業的發展。
大正2年(1913)6月,在日本政府台北州廳主導設立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當時是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格局興建,共花費5萬6千多日圓。
北投溫泉與草山溫泉、關子嶺溫泉、四重溪溫泉並列日治時期台灣四大名泉。
1960-1970年代,溫泉旅館大量建立,估計當時有高達70多間溫泉
旅館經營,然而,在1975年後的20年間,溫泉旅館業走下坡,相繼停業。
1998年,內政部將北投公共浴場列為三級古蹟,將之整修為北投溫泉博物館。
座落於親水公園內,緊臨北投溪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乃「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1913年由台北州廳仿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浴場所興建,占地700坪,為2層樓建築,一樓磚造
235坪,二樓木造190坪。
建築北面呈現出日本神社的莊嚴氣氛,是台灣最富盛名、規模最大的公共浴場。
光復以後,浴場荒廢很長一段時間,後經北投地方人士熱心奔走,民國87年市府開始著手將此處
規畫為北投溫泉博物館,並於民國87年10月31日舉行啟用典禮,開放供民眾參觀。
「瀧乃湯」浴室,則堪稱臺灣現存的最古老溫泉浴室,距今已超過七十年歷史。
瀧乃湯除了以青磺原湯作為號召,浴池採用唭哩岸石打造,古拙樸實別具特色。
「吟松閣」建於1934年,為一座人文風格強烈的日式木造旅館,是北投溫泉成熟期的建築,
被譽為是北投溫泉建築三寶之一(吟松閣、逸邨、瀧乃湯)。
主體建築多為鋪黑瓦平房,外景觀極為幽靜典雅。
日治時期的「星乃湯」,當時是名流的招待聚所。
男湯及女湯大眾池有歐洲文藝復興的丰采,以石塊雕琢堆砌而成,呈一個半橢圓形,
泉湯自假山下石雕獅子頭的嘴吐出,以一窗之隔與戶外庭園的假山造景相互輝映。
據說光復後接手的經營者為紀念孫文曾投宿過該旅館,因此取其號「逸仙」中的
「逸」字重新命名逸邨,因而沿用至今。
地熱谷位於溫泉親水公園東側,為硫氣及溫泉的天然出口,當地人稱之為「磺水頭」。
其谷底地熱區域面積約3500平方公尺,水溫高達90度,是大屯山群區域內水溫最高的溫泉,
也是北投區最早開發的溫泉。
昔日不僅有「磺泉玉霧」的美稱,
更是日治時代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硫磺谷舊名大磺嘴,為清人郁永河採硫遺址,有豐富的地質地形及人文景觀。
硫磺谷位於中正山南麓的一片草原邊,谷地長約1公里,寬約150公尺,
谷內熱氣滾滾,白煙繚繞,一縷縷自谷地升起,則是北投溫泉的源頭。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