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開元寺位於台灣臺南市北區,清朝時的柴頭港溪溪畔,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819日公告
為二級古蹟。該寺創於清朝康熙年間,原稱海會寺,是台灣著名的寺廟和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對近代台灣佛教的發展關係頗深。該寺亦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開元寺
的前身是明永曆三十四年(1680)鄭經為奉養其母董氏而建的北園別館
在董氏去世後該園遂廢。

進入清朝之後,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周昌也曾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在此建亭築室,
但不久就任滿回京,該園又廢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臺灣鎮總兵王化行與臺灣巡臺兵備道王效宗認為臺灣缺少佛寺,
遂在此興建寺廟,因為是位於柴頭港溪入海之處,所以命名為「海會寺




是為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便循唐玄宗所開之例,又稱「開元寺」。



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巡道書成重修該寺,且因該寺多石榴又是禪宗流派臨濟宗
在臺灣的本山,便改寺名為「榴禪寺」,但不久又恢復舊名。

乾隆四十二年(1772),臺灣知府蔣元樞整修該寺,並奠基該寺的格局。
乾隆末年,該寺正式名稱改為開元寺,海會寺之名則成通稱。




嘉慶元年(1796)時,為慶祝皇帝登基,臺灣總兵哈當阿遂取「聖天予綏靖海疆至意」將寺名
為「海靖寺」,並予以重修、題獻三匾。

咸豐九年(1859年)時,寺名確定為「開元寺」,
同治之後,約每隔2030年小修一次,再隔60年大修一次。




日治時期,該寺由於第六任住持玄精上人的發願重修,寺廟漸恢復舊觀。

開元寺坐西朝東為四殿兩廂房的建築群,符合伽藍七堂的寺院。

從北園街上的山門進入後,便是寬廣的廟埕,廟埕北邊立有碑亭。
而過了廟埕之後,便是三川門,其中央寬五開間,有三對由臺南名師蔡草如所繪的門神。



三川門之上,外掛有「開元寺」匾,內則掛「小西天」匾,
門旁還有清代名士林朝英所書的楹聯,為其在臺灣少存的竹葉書遺墨。

進了三川門後,其後便是彌勒殿(天王殿),左邊則為開山堂,右邊為淨業堂。

三川門和前殿彌勒殿之間有一寬敞的中埕,使人有舒暢的空間。
殿門上的綠底藍字匾,上書「彈指優曇」,為嘉慶元年<哈當阿> 所題。



開山堂裡因該寺與鄭經與其母董夫人有淵源,而供有延平郡王鄭成功神位,
此外堂中還供有弘法大師塑像及西天東土歷代祖師香位。



淨業堂則主祀地藏王菩薩和眾多信徒的牌位,
而乾隆年間的知府蔣元樞重修該寺時所立的「重修海會寺圖碑」正存放於此堂中。


彌勒殿之後便是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

此殿中亦存有康熙三十四年(1695)鑄成的銅鐘。








開元寺除了建築十分具有特色外,各殿的重要彩繪作品,幾乎都是出自大師蔡草如之手,
成熟精湛的技法,展現傳統彩繪藝術的工藝。






簷下樑間的木作,工巧精美,十分可觀。
尤其三川門前的窗扇透雕,題材非常豐富,包含花鳥、龍鳳與各種吉祥圖案,美不勝收。


開元寺還保存許多明鄭時期的遺物,

是研究鄭氏家族的重要史料。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