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三山國王廟是由韓文公祠、三山國王廟、天后聖母祠三座合院式的祠廟相連而成;內部形成
許多大小天井,極具通風、採光之優點,充分表現了粵東傳統建築的特色。祠與祠之間有厚實的
山牆相隔,各祠擁有自己的前殿、正殿和院落,空間的展佈十分獨立而明確。
乾隆七年(1742),由臺灣知縣楊允璽、臺灣鎮標左營游擊林夢熊率粵東商民集資創建。
而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時,潮州舉人傅修、林文榜等潮州人士增建韓文公祠,
並為了提供祭祀費用,而買了店屋三間,在舊縣頂市仔頭收租。
而在興建韓文公祠之前,廟左側的聖母祠應已興建。
乾隆四十一年(1776)時,臺灣總兵官顏鳴皋提倡整修,此次並將韓文公祠改建成與主廟相連
的兩進式廟宇。
八年後(1784),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這次整修大致定下了三山國王廟的樣貌。
嘉慶七年(1802),監生翁峻和生員陳應機等人予以重修,
這次除整修韓文公祠外,並於廟後添置了會館以供潮州人往來臺灣與中國大陸,另外也又買了
六間店屋,將租金收入作為祭祀費用。
此後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咸豐十年(1860)、同治三年(1864)與光緒十三年(1887)
時又陸續有整修過。
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一年(1899)4月9日,總督府在此設置「台南師範學校」。
1918年,該校擴編改制成「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設立台南分校」,並遷到赤崁樓。
光復之後,廟產因收歸國有而缺乏管理,民國五十三年(1964)由臺南市潮汕同鄉會管理,
十年後(1974)才成立了廟宇管理委員會。
惟因廟宇外貌殘破,遂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進行整修,形成今日之面貌。
該廟座東向西,面寬是由三棟三開間的祠廟組成。
間是三山國王廟,由三川殿、拜殿及正殿組成,而拜殿兩側有著龍虎井。
而左右兩側的韓文公祠與天后聖母祠空間布局則大致相同,由三川殿及正殿組成,
兩殿以過水廊相接,內埕則有水井。
潘岳雄所負責的門神彩繪…..
建材均由潮州運來,並雇潮州匠師營建,故呈現與臺灣廟宇常見之閩南式建築不同的潮州式風格。
例如廟牆是以磚疊砌,再塗以白灰,無牆堵裝飾;屋瓦是黑色,且屋脊平直無翹起等。
這座廟宇除了在建築上濃厚的潮州風格之外,廟內的古物,如「三山明貺廟記」、「重建
三山國王廟捐緣碑記」、乾隆四十九年造的鐵質古鐘等,均極富歷史價值。
只是整修及維護情況遠不如台南其他古蹟…..
隔著大馬路對面是立人國小, 也是所百年小學。
該校創立於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一年(1898)10月22日,當時是叫作「臺南縣第二公學校」,
原址於水仙宮附近的府城三郊總部三益堂(今臺南永樂市場)。
後來由於學生逐漸增多,便在德慶溪北邊原清軍北廠用地(今址)建立新校舍,1909年3月完工。
完工後,男學生便被移到了這裡上課,女生則仍留在三益堂,不久又移到外新街育嬰堂,1912年
於赤崁樓北邊的臺灣縣衙上建女生部校舍,獨立成「臺南市女子公學校」(今成功國小前身)。
移到新校舍之後,學生仍然持續增加,於是又將鄰近的臺南三山國王廟借作校舍,
1938年完成現今的校舍,並於同年4月改名為「寶公學校」。
現存之本館則為當時所建之主要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