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廟天壇,簡稱天壇,也稱台南天壇。地方居民俗稱天公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
現址為主祀玉皇大帝的道教廟宇。
該廟原址本來是鄭氏王朝政府官員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
平坦空地,清咸豐四年(1854),才於祭天原址建廟立壇。


 

臺南天壇的現有廟宇外觀與名稱均是從1893年的大修後沿用至今。
1985年,該廟宇經臺灣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

相傳166112月鄭成功佔領臺灣後,官方的祭天天壇即設於「鷲嶺」。
因為該地頗為平坦,閩南語亦稱天壇為天公埕。

自此,此地點成為鄭氏王朝統治者每年祭祀上天的場所。
除此,民眾亦以聖爐為壇,並由在地仕紳輪流值年,供奉該聖爐於該輪值仕紳的民宅大廳。
此爐主輪值的道教習俗,也於其後普遍見於臺灣各地,且沿襲至今。



1683年明鄭滅亡後,明鄭王朝所屬君臣兵士及其家屬十萬人,俱遭清政府下令強制遷回中國內地。
該壇現址遂不再舉行任何祭儀,然而輪值天公爐活動仍於當地依例輪值舉行。



天壇所在位置稱為鷲嶺,為市內最高處。
日治時期以後,臺南測候所亦落腳此處以便觀測氣候。


清咸豐四年(1854),臺南府官民共同集資興建廟宇,於同年8月動工,隔年完工。

最初完工的天壇正殿奉祀玉皇上帝聖神,右側奉福德正神隨後增建後殿祭祀其他神像。

該廟不但成為臺灣史上首座壇廟,也是少見的天壇壇廟,
另外,此間由官民合建的天壇,是以聖牌而非泥塑木雕神像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




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並改廟名為『天壇』,民國38年重修一次,
1983年將天壇廟名改為『台灣首廟天壇』,
1984年重修屋頂簷飾成為今日模樣。



天壇(天公廟)的廟門不同於一般的彩繪門神,
為主祀玉皇大帝,因此該廟為彰顯玉皇大帝之神格,將廟門門板以門釘取代門神;


此外龍柱多達5對,龍柱的年代從清代至今都有,相當具有歷史價值:

正殿龍柱完成於同治年間,八仙獻瑞和鯉躍龍門的圖案雕工十分精細,是府城龍柱中
的精品,而前殿龍柱是咸豐年間的作品,神韻逼人、簡單樸實,後殿龍柱為咸豐年間所刻
,瘦長的柱身,平貼在柱面上的龍頭加上龍鬚伸展的弧度,更是具有藝術之美;


殿內保留了重修碑記….

皇清 臺郡天公壇碑記 ()

    咸豐伍年歲次乙卯孟冬月穀旦  總理 職員 林上青  貢生洪謙裕


泉漳廈郊諸船戶喜捐緣金碑記
(
)

  咸豐八年歲次朿午年孟春月穀旦

  董事職員 鄭川澤立石  協事 盧崇獻 梁崑榮仝立石


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的『』字匾與台灣府城隍廟的『爾來了』匾、竹溪寺的『了然
世界
』匾,合稱為府城三大
名匾。


「一」字有「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的含意,圍繞在「一」字匾四周寫著:
「世人枉費用心機 天理昭彰不可欺 任爾通盤都打算 有餘殃慶總難移 盡歸善報無相負
 盡歸惡報誰便宜見善則遷由自主 轉禍為福亦隨時 若猶昧理思為惡 此念初萌天必知
 報應分毫終不爽 只爭來早與來遲」

等詮釋小字,意義深遠。




重要匾楹包括:
同治叁年季春吉旦立   洪鈞鼓鑄     福建臺灣水師副將  葉晞暘敬叩


光緒歲次乙酉小春吉旦
   
赫濯聲靈

欽命提督軍門福建臺澎掛印總鎮 阿巴圖魯世襲雲騎衛  (高元)敬獻


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孟冬之月穀旦
  
主宰元樞

    賞戴花翎陞授基隆同知 權知臺南府事   桐城 方祖蔭敬獻


治元年良月穀旦
  
道崇無極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 賞戴花翎按察使司銜

       福建分巡臺澎兵備道兼 提督學政    洪毓琛 敬立


光緒六年歲次庚寅孟冬之月穀旦
  
三才弌理

賞戴花翎陞授基隆同知 權知臺南府事   桐城 方祖蔭敬獻


三川門側門的抱鼓石還有清代石獅,藝術和歷史價值

也都有相當高的評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