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佔地20公頃,融合人文與自然的舞臺,開闊的空間非常適合民眾休憩。
入館前庭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等四個臺灣意象象徵先民渡海來臺的景象。
建築則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

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




館內館藏,也著重以庶民文化、土地生命為核心,企圖營造具有全新概念的博物館。




目前館內收藏有6萬多件文物,透過這些藏品,民眾能更瞭解臺灣這塊土地的生命進程與多元文化
,進而珍愛家園;透過典藏研究,保存臺灣的文化史蹟資料,並設置多元資源中心,讓民眾能輕鬆
認識臺灣歷史的脈絡。





本案主要設計團隊為簡學義(Hsueh-Yi Chien) , 以及渡邊邦夫(日本SDG結構顧問);



建築構造主要採預力預鑄混凝土工法(pc系統),搭配鋼筋混凝土構造及鋼構造。





建築外觀則是以現代營建技術,再現本土歷史建築之抽象原質:

結合預鑄工法模擬原住民(石板屋)及傳統民居(紅磚牆)建築牆面構造之色彩質感。



園區內復育一片兼具滯洪池功能之人工溼地做為主要之地景,結合原生植物展現
渾然天成的地方自然特色;並以干欄式建築呼應當地自然原貌的特色,創造出建築與
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的共生關係。


展館向南的一面矗立了一道高聳微斜的太陽能光電玻璃板牆。
長達一百多公尺的玻璃牆面,上面的英文字母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秀出了臺史博的名份…..







雲牆後方,連續六邊形鋼構
支架系統所形成的圖案,相當壯觀。






築師也巧妙的融入了現代科技的元素,除了緬懷先民蓽路藍縷開疆闢土的精神外,
更展現臺灣未來走入人文與科技整合的新趨勢。




這也是當初經濟部能源局提供經費補助與技術協助臺史博興建光電雲牆的原意,
也成為臺史博最吸睛的入口意象。




穿過光電雲牆,由渡海、鯤鯓、雲牆所構成的「展演臺灣」就被擺在後面,
前方是臺史博核心的典藏展示大樓所構成的「知識臺灣」;大樓後方那一片池沼溼地,
代表的是「自然臺灣」,遙遠的對岸,則是象徵融合意涵的「鄉土臺灣」。


臺史博館長呂理政指出,這四者正好構成一個完整的臺史博歷史公園,

讓民眾在休憩活動中體會臺灣的歷史文化與故事。

「臺江內海」曾是東西方貿易的開端,而後因淤積、河流改道之故而隱退,
但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內涵,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選擇在此落腳,深具承先啟後的神聖使命…..

(資料來源: 籌備處網站資料)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