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昔日為古代弁辰24國當中的一國,建有完達伐城。達城公園內尚保有完達伐城之遺跡。
新羅郡縣體制下,大邱分為上村昌郡與達句火縣(達弗城),757年上村昌郡改名為壽城郡
,達句火縣改名為大邱縣。大邱名稱由此開始。
1419年升格為大邱郡。1466年升格為都護府,以嶺南內陸交通之要地而具備了它的重要性,
1602年慶尚道監營遷移到大邱府設置。
1945年光復以後,大邱人口急增,1949年改稱為大邱市。
宣祖34年(1602年)在大邱設立慶尚監營,使得大邱一躍成為嶺南一帶的中心城市。
慶尚監營以上朝的正廳–宣化堂(大邱有形文化遺產第1號)和觀察使的居所–澄清閣(大邱有形
文化遺產第2號)為中心,通過這些建築可以感受到歷史所留下的遺韻。
目前該址已闢為[慶尚監營公園] …..
原來作為大邱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的歷史空間, 仍座落在市中心區內。
市區西側另有[達城公園] ;
達城土城(史跡第62號)是利用達西川中流西部的低矮丘陵築成的三國時代城郭。
達城一詞作為大邱的代稱,可見此地正代表著三國時代這個區域的發展中心。
城郭東西長380m,南北長470m,總長約1,300m,土城基底的寬20m,高6m,
整體形狀呈類似五角形的曲線圓形。
目前內部有鄉土歷史館,觀風樓(慶尚監營正門樓),以及東學創始人崔濟愚的銅像,
和民族詩人李相和的詩碑等景點。
前述兩景點均因行程緊迫而未能走訪,還好所投宿的飯店旁建有一公園綠地,
公園內移建有原大邱邑城南門的—[嶺南第一關]
門樓上題有[洛瑞樓] 的匾額,應是揭示祈求洛東一路祥瑞之意…..
門樓前尚保有有關於嶺營築城及大邱邑城沿革相關之碑記兩方。
雖是重建之物,但因位於晚村洞高丘之上,俯看琴湖江並遠眺大邱市區;
周邊林蔭茂密,環境清幽,仍不失為一處景點。
東村旅遊區建在琴湖江邊,一直是大邱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此處可以劃船,還設置了各種娛樂設施。
周圍尚有忘憂堂公園…..
正好有這些歷史建築的保存,
故而能一保大邱在嶺南之地歷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