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吉安鄉『慶修院創建於1917年,前身是日本真言宗高野派『吉野布教所』,是當時移民日
最主要信仰中心,供奉主神弘法大師空海
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 , 並具有日語講習班、醫療所、
喪葬法事服務等功能。
1945年改名為「慶修院」,民國86年4月1日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慶修院舊名「真言宗吉野布教所」,院內立有高約2米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百度石」,以及請自日本四國的八十八尊神像。

是台灣僅存的日治時期布教所遺跡 . . . . .



吉安早期是阿美族聚居之地,原本名為『七腳川』,阿美族語意是『柴薪很多的地方』,

日治之後 ,爆發了七腳川事件, 事後 阿美族人被迫遷徙移往鯉魚潭或台東等地。

被強制遷村後,土地被全數被沒,而留下的土地就成為移民村的基地。



不少由日本四國吉野川沿岸前來的日人,依著其故鄉內的吉野川而將此地更名為吉野,
因新移民的加入,設立並奠定了現代花蓮
的開發。

吉野』的地名一直到民國37年才由國民政府將之更名為『吉安』。





大正六年(1917),為了安定遠渡重洋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同時為了傳教的目地,
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於是決定在此籌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
吉野布教所』,

即現今的『慶修院』。



出軒式入口,木欄杆寶形造型以及四角鐵皮屋面,頗有江戶風格,是當時日本的傳統木造建築方式的架構,建物手工精美 ;





慶修院
殿面寬三間,進深四間,略成方形 ;中央開間向後延伸,後方為
布教壇,進深為四間,本殿三邊帶廊,正面入口再作 「向拜」出簷,平面略呈凸字形。



院內建築與陳設一如昔日,舉凡不動明王像、百度石、八十八番石佛、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洗手舍、小橋、池塘、游魚、花草、蒼木,皆維持著日式寺院之風格。





『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標記,相傳信徒由住持法師帶領,雙手合十,順時針方向繞走石碑,
並唸佛號『南無大師照遍金剛』,有疾病治癒的說法。



慶修院曾因歲月迭代而長年失修








經縣政府進行古蹟修復工程
把具有歷史、文化及宗教價值的寺院風貌完整呈現原貌,



為花蓮吉安保存一座極具觀光及文化價值的歷史遺產。



再次造訪 ,

感受難得的靜穆  . . . .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