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老楞佐教堂(葡萄牙語:Igreja de S?o Louren?o),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
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位於風順堂街
,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據史料記載,最初的教堂約是在
1558
1560年間左右 ; 由耶穌會會士所創建的一座木製小教堂。

方豪神父在《中西交通史》中指出:
此堂創建之確實年代,雖不可知,惟萬曆四十六年(1618)第一次重修則有現存之聖母
七苦祭台下之石刻可稽。是其興建必先於此年也。


教堂內石刻碑文記載,第一次修葺應在1618年,第二次修葺在1768年,1803年重建。

1844年至1846年再重建。至於現時教堂的規模則是在此次改建後而成的。
之後尚有兩次大修葺,最近一次是於1954年。



最新的一次全面性的維修則是是200610月至20077月,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負責。

華人最初稱之為風信堂,其後又以粵語諧音稱為風順堂,取其祈求風調雨順之意。


澳門記略》記載: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歸,祈風信於此。




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華麗巍峨。
時至今日,教堂仍然聳立於高台之上,周圍綠樹環繞,清幽怡人。

堂側花園內現存一座石十字架,底座刻著“INRI 1627 e 1811”字樣,可證其歷史悠久。
教堂為一層建築,入口部分有夾層,鐘樓為三層。


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中間是跨度為15米的中廳,無柱廊阻隔,覆蓋木製拱頂,從天花之上
垂下數個華麗的枝型大吊燈,這是聖老楞佐教堂引以為傲的裝飾。

與澳門其他教堂一樣,兩旁設置多個小祭壇供奉天主教聖徒。
端部的主祭壇和兩臂的小禮拜室都是半圓形的空間,覆蓋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筒拱。

主祭壇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以密集的科林新壁柱做裝飾,
幽暗的光線使教堂沉浸在一股肅穆的氛圍當中…..


教堂色彩處理採用對比關係,藍色的頂棚,黃色的牆面,檐部線腳用白色勾勒。
彩色玻璃窗既有描繪聖經題材的複雜圖案,又有簡潔明快的現代造型。


牆面以壁柱劃分,以檐部貫通。拱頂與牆面交界處設置圓形洞口,具採光和通風的作用。

立面上的山花總高約18 米,兩個鐘樓高約21 米,對稱佈置,中間山花層疊,
教堂外觀的特徵則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


左右鐘樓並峙,一座是時鐘,作報時用,一座是銅鍾,供教堂做彌撒時搖動震鳴用。

聖堂內桂有古式吊燈,堂皇肅穆,裝飾充滿東方色彩,古雅逸趣。



在葡萄牙統治的時候,

這座教堂無疑是葡萄牙人眼中的海神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