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中山舊稱「香山」,
因境內五桂山多奇花異卉而得名。近代以來,湧現了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首任國務總理
唐紹儀等名人。1925年,為紀念剛剛去世的孫中山,香山易名為中山




中山古稱「香山」,據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在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個島嶼,當時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漁獵。



西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
秦朝末年,趙佗創立南越國,中山屬南越國領地。前111年,漢武帝滅亡南越國,中山重回管轄。
秦漢時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開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191110月武昌起義後,同盟會香港總機關決定在香山發動廣東的首場起義,
林君復、鄭彼岸、林警魂等人領兵起義後,進攻香山縣城石岐,於116日光復香山。


民國十四年(19253月,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逝世。
同年4月,位於廣州的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府為紀念孫中山,決定將香山縣易名為中山縣。
19306月,縣政府移治唐家環又名唐家灣,現為珠
海市唐家鎮)的中山港(Chungshankong),
直至193410月遷返石岐(Shekki)。





西山公園即位於西岐區內…..

西山寺位於城區西山東麓,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西山古稱武峰,西山寺原名仁壽禪林,又稱仁壽寺




該寺原本為明代鄉賢讀書之地,後改為寺院,經清代和民國時代多次增建和重建。



穿過孫文西路步行街,撇過那些熱鬧的商店,很快就到了西山景區。
走過那為數不多的幾道臺階,就到了清寧的方外世界。


臺階之上,是幾個佛家的石刻大字,字中帶來一種從容與淡定。



西山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最初為明賢<毛可珍>讀書之所,之後改為寺院…..

經順治,康熙,乾隆,嘉慶及咸豐年間多次曾建重修。



寺廟坐北朝南,屋頂為硬山式。
寺前有橫匾:「仁壽禪寺
」。左右的對聯為: 紅綿舊蔭, 福地重光。
為咸豐年間循州<張玉堂> 以拳書寫成…..




山門外對聯則為里人<曾望顏> 所撰的「仁壽禪寺  山小豈無雲出岫,臺高還有樹參天」。

橫匾為毛研陸所書之:「六棉古道」。





相傳在宋代,該寺四周種有六株木棉, 環山之小路因此而得名。


寺廟不大,陳設卻一應俱全。
空間的拘囿擋不住內心的空曠,高掛的經幡,慈祥的佛像,足以感染遊人拋卻塵俗。

寺院之外,有幾棵樹齡上百年的大樹,
綠蔭高聳入天,庇佑著古寺。

古樹蒼翠,梵音飄蕩,真不愧是是鬧市中的清寧之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