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里鎮清屬臺東直隸州奉鄉,舊名為「璞石閣」。明治三十年(1898),日人置臺東廳璞石閣區,二年後
改隸璞石閣支廳。大正六年(1917)將舊名「璞石閣」改稱為「玉里」,大正九年(1920)稱玉里庄,隸玉里
支廳,昭和十二年(1937)改稱玉里街,隸屬於玉里郡。
璞石閣位於花東縱谷,同治初年,這個區域是花東地區最早有漢人入墾的地方。
「璞石閣」,其來源說法不一:最可靠的說法是 :
1875年台灣鎮總兵<吳光亮> 越過中央山脈至玉里屯兵,見到秀姑巒溪畔佈滿純白的玉石(大理石),
這些大理石就如同未經琢磨的「璞」玉之「石」,官兵在此又建立軍營,故稱之為「璞石閣」。
光緒初年,已有二十餘戶。
並在此地設置碉堡隸屬後軍前營,駐屯有四十名兵士,日後移民漸增 . . . . .
台灣割讓日本之初,當地僅有四十多戶墾戶。
依據陳英〈臺東誌〉一文的記錄,1850年代玉里已有漢人進入定居,並與原住民從事貿易,
但本鎮較具規模的發展,是到光緒初年(1875)中路(八通關古道)開闢後才快速展開。
日治時期屬台東廳璞石閣支廳璞石閣區,後改隸花蓮港廳璞石閣支廳;
1917年花東線鐵路通車,取「璞」是未磨之「玉」之意,將本地改稱「玉里」(たまさと,Tamasato)。
1920年設置「玉里庄」,1937年升格為「玉里街」,戰後改為玉里鎮迄今。
玉里社(俗稱玉里神社)位於玉里鎮西邊街,玉里火車站後面的一處山坡上,
從玉里火車站前站下車之後,經由大同路往左至玉里國中舊大門,再往左經由民族路,經過鐵路陸橋
之後,再往左經由西邊街往源城的方向約一百公尺處,就可以見到玉里神社的告示牌。
前往神社的石頭階梯保留完整。
第一座鳥居保留完整,前面的石頭階梯因為有附近居民的打掃與維護,所以非常地潔淨。
2008年由花蓮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步上第一階梯的左側 , 一座半毀的石燈籠 上頭寫著 「奉納 饒永昌」
按: 饒永昌,大正五年(1916)10月起擔任花蓮港廳鳳林區長 ,
先後擔任東臺灣新聞社監查役、花蓮港產業會社專務取締役等職 。
依據相關資料顯示 ; 該神社建於昭和三年 (1928) ,
在清康熙年間,即有福建省漳州方面移民前來開墾,與平埔族原住民混居。至清乾隆年間,陸續有漢人由
鹿港及河口移入開墾,農商逐漸發達,居民也隨之增加,遂成今日之規模。
日治初期,本以大肚、王田、社腳等併稱為大肚區,
大正九年(1920) 再合併汴子頭及井子頭等大肚山台地聚落為 「大肚庄」。
福山村東西各以王田、社腳村毗鄰,南以縱貫鐵路海線與營埔村為界,北有知高本圳彎蜒大肚山麓,
自營埔船頭巷向東北望,地勢略高,故昔有「山仔頂」之稱。
地狹人稠,民風淳樸,昔日典型農村,已轉型為工商聚落,村內「福安宮」為本村信仰中心,
香火鼎盛,主祠朱、李、池三府王爺,距今巳有百餘年歷史。
省道台一線貫穿本村,沿路各行各業,商家招牌林立,繁華程度僅次於大肚街區。
位於福山村沙田路一段五五六巷內的「穎川家」陳宅,完成於大正七年(1918),前後營建時間約三年。
陳宅祖籍為漳州金浦,由陳保全創建。(另有資料顯示其居住者為陳金泉)
陳宅為雙進單護龍民宅,格局及規制為中部民宅的典型之一,前落為「穎川家」,後落為「源榮堂」。
正廳供奉祖先神位,神龕上書「永安居」。
從陳宅營建的各種不同磚材尺寸與材料的配置關係,可以看出營建者對不同材料間的次序與等級之分。
而前落立面的南洋面磚與洗石子的裝飾,亦可以看出當時一些新材料已傳入本鄉。
陳宅後落的彩繪、書法裝飾堪佳作,唯年久修,目前屋頂的破損情形較為嚴重,十分可惜。
得知此一古厝的訊息主要緣自於一篇有關台灣彩繪匠師的報導文章 . . . . . .
文章中提及: 這源榮堂之彩繪為「乾司」郭啟薰的作品。
話說清咸同年後,鹿港本土彩繪行業代表人物以行號「錦益」的郭柳(友梅)為靈魂人物。
鹿港郭家彩繪團隊第二代成員的郭鐘、郭福蔭、郭盼等兄弟,可視作是郭友梅職場上的支柱,
第三代成員中代表的則有郭瑞麟、郭啟輝、郭啟薰、以及郭新林等四兄弟;
郭啟薰,業界通稱「乾司」,一般在彩繪作品上落款常見其別號「貞卿」、「墨痴子」、
「鹿津釣客」、「醉墨軒漁叟」、「痴墨道人」、「玉樹」、「玉樵」;
乾司生於清光緒16(1890)年,民國60(1971)年逝世,享年81歲。
乾司對基礎的作業工料、工法,中階的圖案設計、髹漆填彩安金裝飾,以及詩文寫作與彩墨
書畫等實務,都能細心求學而有心得。
大正元年,乾司以英雄少年之姿,先從鹿港後車巷王宅「鶴棲別墅」與鄰鄉福興黃宅彩繪
後嶄露頭角,又在台中市同弟兄共事張廖家廟彩繪,隨後在中、彰、投一帶從事彩繪工程遊
走近二十年之久,尤其在南投縣境更遍見其足跡和畫作。
臨近的古厝, 見證不同的富貴榮華。
彩繪的保存確實不易,
也只能在斑駁中尋覓匠師風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