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鄭時期台灣的發展知重心仍在台灣南部,中部地區僅有部分的開發,此時的集集因有濁水溪的一水之隔,
仍淹沒在荒草荊棘之中,漢人勢力尚未到達。漢人進入集集最早可追朔至清乾隆年間,漳州人邱、黃、劉、
許四姓合股招佃,在林尾形成聚落,此後漢人在集集的開墾即全面展開 ……
本鎮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以前係屬樹木蒼生,山野荒蕪之地,台灣原住民雜居之處,
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開始有福建省樟州府饒邑人黃寬等3人在湳底盤 (林尾里) 等地開墾 ,
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方墾成田園,自此後由外界逐漸遷入者俱增居民日廣逐漸伸展散佈,
將墾殖收穫集中固定場所,資做相互交易生活必須物資,[集集]之名因而得之。
光緒二十年(1895) 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次年台灣總督府制定地方官制,設置三縣一廳。
日治初期屬台中縣集集辦務署。明治三十四年(1901) ,改隸為南投廳集集堡。
大正九年(1920) ,台灣總督府修改地方制度。
集集改為台中州新高郡集集庄,昭和十五年(1940)升格為集集街。
台灣光復,集集鎮改隸為台中縣管轄。
民國三十九年一月原屬集集鎮的社子、拔社埔、郡坑等十二里規劃出來,成立水里鄉。
乾隆晚期,集集已成為入墾要道,市街就此形成,當時的集集街道名為「半路店」,
地名的的由來是因為在於林尾與柴橋頭兩聚落之間 。
《彰化縣志》中所著:「集集街:屬沙連堡,民番交易之處,距邑治六十五里,為入山要路。」
清代進入集集的路線有二,一為自今名間鄉經隘寮進入。另一路線是由今竹山鎮社寮乘渡船而入。
集集是進入水裡、魚池、埔里等地的據點,也與南投方面往來頻繁。
郭百年事件後 , 集集為入山隘口與番漢交易中心的地位更趨顯著,
「開山撫番」的政策的趨使下,集集更為發展,除了脫離沙連堡另立集集堡,明新書院也在此時設立。
樟腦業的發達帶來商旅與國際腦館,因此集集又有「小洛陽」之稱。
老街中廣盛宮的興起,與集集鎮清末興盛的「腦業」有關。
「腦業」即製造樟腦外銷歐洲的事業,為清末台灣三大外銷物產之一,集集也是主要產地與集散地之一。
而當時集集腦業大戶包括沈鴻傑、林天龍、林蔭動、高拱辰等人,倡起自腦管業主募款重修受損的廣盛宮,
廟中有一面於光緒廿十年重修時所立的「荷德如山」扁額,即記載這件事。
廟前原有「長濟義橋」及「水沙連社丁首索詐示禁碑」兩石碑,如今不知移往何處 ?
可惜舊廟於九二一地震中倒塌 , 近年已改建新貌 , 金璧輝煌之外 , 已難覓老廟的風情 . . . . . .
集集小鎮,這個曾經是台灣產業發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
舉凡香蕉、樟腦、鐵道等發展,集集都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位於集集鎮民代表會旁的日式老舊房舍「集集樟腦出張所」,就是這百年來歷史發展的最佳見證。
日治時期,政府頒行樟腦專賣制度,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 在集集設置「樟腦專賣局集集出張所」,
專辦樟腦採製及販賣業務,後來因為時代變遷,台灣樟腦產業沒落,出張所失去原有的功能性,
其後曾是林務局宿舍,至今一百多年歷史,是目前台灣僅存的樟腦出張所,極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集集樟腦出張所整體可分為三部份,
分別是右側的辦公廳舍以及左側的宿舍或廳舍,主要是木造的傳統日式建築。
老街上的陳慶仁先生故居 . . . . . .
宅院興建於昭和十九年,已有七十多年歷史,日治時期為集集旅社;
之後由陳慶仁先生購得 ,因位於清水溝溪旁 , 故取名為清水花園。
陳慶仁先生日本帝大畢業,先後擔任過縣議員、鎮長等職務 . . . . . .
位於街尾的鄭宅 , 建於昭和十六年(1941),材料為台灣檜木,為和洋混和風格的建築,
內部正廳保留為佛堂,其它隔間仍有和室的設計,
與陳宅並列老街中的代表歷史建築 . . . . ..
長濟義橋碑因921地震斷裂,據說廣盛宮收存庫藏,921滿10週年的時候有拿出來展示,南投武德殿有拓本,
另一個示禁碑就不知道了~~
長濟義橋碑因921地震斷裂,據說廣盛宮收存庫藏,921滿10週年的時候有拿出來展示,南投武德殿有拓本,
另一個示禁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