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tyle=”>同治二1863),板橋林家林國華的兒子維讓、林維源兄弟,為了化解漳泉之間的紛爭,於是與
泉州人莊正聯姻,並共同創辦「大觀書社」;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和詩文的切磋交流,促進漳、泉人士
的和諧團結。
大觀書社」後改名為「大觀義學」,免費招生授業且發生活費,以提攜清寒子弟就學。

台灣割讓日本統治之後 , 日人將「大觀書社」改為「枋橋公學校」(即今板橋國小的前身),
可以算是
橋地區最早的新式教育。

目前書社的位址已改為「大觀幼稚園」。


道光、嘉慶年間,漳州、泉州移民因為利益而生嫌隙,彼此不相往來,械鬥燒殺慘重,如同世仇。



咸豐九年(1859),臺北盆地發生更大規模鬥爭,範圍遍及淡水河、大嵙崁溪、新店溪兩岸,戰況
激烈,死傷慘重,人民生活惶惶不安,翌年雙方始告和解。




但雙方講和之後,彼此間仍心存芥蒂互不來往,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維讓、林維源兄弟,為謀兩個
族群之間的和平,改善此種狀況,遂以臺北地區漳州人領袖的身分,將其妹嫁與泉州舉人莊正為妻,
作為排解紛爭之第一步。





同治二年(1863),林維讓兄弟與莊正共設「大觀學社延請莊正講學,由林家出資


其命名「大觀」之意,據〈大觀義學碑記〉所載:
義學之前,大屯、觀
音山對峙焉,故名大觀。」


因屋前有大屯山、觀音山兩山對峙,而當時淡水河大屯山一帶的住民以漳州人為主,而觀音山為
泉州人的聚落,所以取二者首字命名,以示融合之
意。





大觀書社又稱文昌祠,原來主要祀奉「文昌帝君」,
民國52年,台北縣由於沒有孔廟,無法舉行祭孔大典,
因此,就由台北市的大龍峒孔廟,分孔子神位到這裡…….







大觀書社的主要架構,是由大陸漳州的木雕師父設計的,
建築的造型典雅脫俗,又
不失莊重。


大觀學舍的格局二進,前為門樓,後有內埕,兩旁有過水廊,正殿奉祀文昌帝君,並兼為講堂,
兩側護龍共有十間,做為學舍之用
,提供學子住宿。





明治三十年(1896),日本政府利用大觀義學的建物,
聘任日本岡崎伊太郎,
創辦私立國語教育所,教授附近地區學童日語。


明治三十二年(1898),日人在大觀義學開設枋橋公學校(今板橋國小的前身),
經費以大觀義學的學租充之。

明治四十一年(1907),由於人口漸增,大觀義學的校舍不敷使用
林本源家族的林爾嘉、林彭壽、林鶴壽、林嵩壽、林熊徵等再捐獻經費,建築校舍於板橋東北隅
……(今板橋國小現址)





枋橋建學碑在板橋國小裡面,從文化路上也可以看見。
這座碑以石塊雕刻而成,寬一百六十五公分,高有三公尺多,整座碑風化得很嚴重。




碑文是日本有名的書法家<日下部 東作> 寫的。
內容是說板橋林家出錢出地,先後設立書社、義學,到現在又捐地建了公學校的新校舍的事蹟。
最後並且褒獎林本源家族的事蹟,尤其林家對於地方教育的貢獻,也特別提出來表揚。




中日斷交後,由於碑文裡有日本官員姓名和天皇的年號,引起反日人士的不滿,
竟然把和日本人相關的文字全部塗銷,更是雪上加霜。

歷史文物不應該被如此之對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