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原為凱格蘭族瓦威社(Vavui的遷移聚落,受漢人拓墾的壓力而西移過來,
老梅一詞即先住民部落的音譯,在印度尼西亞系的語言中,意謂著山豬的意思。乾隆晚期,
漳州人許成萬開闢此地,之後陸續有漳州籍移民遷入,並逐漸向老梅溪河谷臺地一帶拓墾。


大丘田
為位於老梅溪沿岸的河谷臺地,開拓甚早…..

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由漳州移民潘碧、潘公等人所開闢,而且漳州移民更集資合力開鑿水圳,
從老梅溪溪谷水源地開闢水
圳,引水至各農地,使農作得以滋養生長,因而使得本來的一片荒蕪
之地化為一畝畝的良田,稱為「大丘田」,



在坡度較為和緩的山麓則以梯田作為主要的農耕方式。

經萬里、金山、石門至老梅,循「豬槽」指標左轉北17鄉道。
左側出現大片的田野景緻。這一帶的田野,即稱之為「大丘田」。

根據省文獻會所提供的潘姓入台資料:
乾隆末年,有漳州人潘恭人入墾今臺北縣石門鄉的德茂、富基、七股三村,
以及有潘碧公入墾同鄉的老梅村。

前行約一公里,
右前方的村落出現錯落的舊式閩南紅磚古厝。







 其中一棟二層樓的荒廢古厝,外觀殘破但二樓整面拱型窗戶,弧形優美,應是昔日大戶人家。
判斷應是日治時期當地的大佃戶,如今則屋脊牆垣早已頹圮, 顯然早已無人寄居。






走進聚落,古厝隨處可見,而這裡的紅磚厝特別的典雅,房屋基部以石塊堆砌,
然後以斗砌紅磚工法為牆,屋頂覆以磚瓦,十分有質感。







往聚落裡頭走,大丘田十二鄰37號,就是著名的「潘氏公廳」—潘合成


典雅的閩南三合院,歷史已有百年以上,正廳卻已於近年改建新貌, 僅剩右廂還保存舊觀。





潘氏為大丘田的開拓者,這間做為公祠的三合院極具特色,正廳屋簷下方有彩繪圖案,活潑亮麗,
為一般祠堂罕見的裝飾。

門額橫聯則刻寫著「合力為謀萬事成」,反映出拓墾時代的精神。
 
潘氏公廳旁有小徑往上走,約幾十公尺,有一廢棄的公園,為舊日的老梅公園

現已廢棄荒蕪,園內雜草蔓長……




公園入口豎立著一石碑,
正面寫著「昭和十八年一月樹之  指導員松下治良、東山景昭」,

石碑背面則刻寫著「衛生模範部落建設紀念」。

可見當地昔日之榮況。

臨近的古厝…….



有關閩南一帶的潘姓,據傳是從河南光州來的,最初是在漳州詔安五都繁衍,
只是關於他們的遷移年代以及經過,卻缺少確實的資料可查,然而大致可知:

老梅大丘田的潘姓,應該也是衍自於—漳州詔安

而非平埔族冠以漢姓之情況。

 
 








0

發表留言